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塊體運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塊體運動


教育Wiki

塊體運動 Mass movement

目錄

定義

構成地表的土壤和碎屑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往下坡移動或沉陷的現象,稱之為塊體運動。

說明

某些塊體運動可以完全由重力發動,但是許多構成山坡的土壤或岩體,因含有充足水分,更容易發生塊體運動。

塊體運動的形式

受到邊坡的組成物質、岩層的構造、邊坡的地形和水分的多寡影響;不同塊體運動的速度和其移動的體積可以有很截然不同的差異。

主要的塊體運動方式:

1.崩落

河流和海浪等外營力侵蝕山坡的坡腳,使其後退並變陡,逐漸降低其對上邊坡的支撐力,繼而使上邊坡岩體發展出張力裂隙,最後破裂,並受重牽引而崩落。崩落在坡腳的物質逐漸堆高而形成錐狀的堆積地形,稱為崖錐(talus)。崖錐的坡度與崩落岩石的大小有關;由於顆粒愈大,彼此間的滑動阻力也愈大,因此由其所堆積的地形有比較陡峻的邊坡。

2. 流動 Flow

山坡上或山谷中,含著大量水分的泥沙,往下坡快速移動的現象,稱之為流動。須具備豐沛雨水、鬆動的土石、陡峭的坡度等三大要件。流動的型態與速度隨著水分的多寡、搬動顆粒的大小、山坡坡度的緩陡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流動體的密度和黏稠度比一般的河水大,因此可以搬動大的礫石,有時會形成土石流,每小時流速高達100公里以上。土石流所造成的堆積地形,廣泛分布在沖積扇面上和許多火山山腳下;其表面凹凸不平,而前端多形成3至6公尺的陡牆;其堆積層的淘選度差,大小顆粒雜呈。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塊體運動英文關鍵字:Mass movement

參考資料

1.徐美玲。台灣的地形,2008年一版,頁28-32。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