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宇宙射線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宇宙射線


教育Wiki

目錄

宇宙射線(cosmic rays)
每當太空船或人造衛星被送上太空時,總少不了專門偵測宇宙射線(cosmic rays)的儀器,雖然科學家仍不能解開宇宙射線的來源之謎,但是卻對這種射線非常的注意。<註1>

由來

約在1912年科學家發現一些裝在封閉容器中的空氣,竟然產生微弱的導電現象,及使用很厚的罩子把容器包住,導電的現象仍然存在,這顯示有某種放射線進入了容器,而這種放射線的穿透性比任何已知的於射性都強。
這種神祕的放射線,科學家做了各種試驗後,最先證實它不是來自陸地,因為海面上也有這種放射線,而且它在白天和晚上都存在,所以也證明它並非來自太陽,將氣球升往高空的過程中,也都有這種放射線。於是科學家把這種無所不在的放射線稱作「宇宙射線」。<註1>

宇宙射線是什麼東西呢?

它原是一些原子的粒子,這些射線在地球大氣層外的空間以幾乎與光速同等的速度移動,有些射線就穿透大氣層,進入地球。進入大氣層的射線被稱為「原始宇宙射線」。這些射線與空氣中的原子撞擊之後,便產生了新的原子粒,這些原子粒以高速朝著原始射線同一方向移動,我們稱這些原子粒為「第二代宇宙射線」,它們再和其他原子碰擊後又會產生更新的原子粒。如此週而復始,因而造成大量的宇宙射線襲向地球。只要有一個質子從外太空進入地球大氣層,經過一連串的碰擊作用,所產生的宇宙射線便足以掩蓋一千萬方英里的地區。<註1>

對地球的影響

就目前而言,宇宙射線對地球的生態並沒有影響,因為它已經習及地球好幾十億年了,可也從未聽說過它傷害了地球上的生命。
保護地球上的人們免於宇宙射線摧殘的功臣,並非一般所認為的是地球磁場,而是厚厚的大氣層。每年宇宙射線量約為0.03侖目(依海拔而定),相當於幾次胸部X光照。
只有在大氣層外,宇宙射線風暴很強烈,大約一秒就有一個質子或更重的原子核穿過指甲大小的面積,根據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估計,每年太空人體內約有1/3的DNA會被宇宙射線切斷。<註2>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宇宙射線
英文關鍵字:(cosmic rays)

參考書目

<註1>現代兒童啟示錄-趣味宇宙科學篇,李倩萍編著,朱培英編著,貢獻出版社1988年10月三版。
<註2>科學人2006年第50期4月號,罩不住的星際旅行,http://sa.ylib.com/MagCont.aspx?PageIdx=1&Unit=featurearticles&Cate=&id=835&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