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尊王攘夷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尊王攘夷


教育Wiki

目錄

尊王

春秋末年,尊尊的觀念不再為人們所信守,親親精神亦漸告式微,避難東來的周平王儘管仍是名義上的共主,卻已無法統有天下。諸侯中實力最強者起而代之,擔負安定局面、維時秩序的任務。他們打出「尊王」的口號,以尊崇周天子為名,號召各國出席會盟。主持會盟的「霸主」儼然以封建制度的擁護者自居,盟誓之中也有「不可改換嫡子」、「不可以妾為妻」等等合於封建觀念的宣言。但是,霸主對於參與會盟的小國,需索貢獻,徵調力役,目的無非加緊控制,以增強本身實力,顯然遠離封建精神。霸主以及一些強大的諸侯日益擴張,小國國力不斷減弱,甚至為大國併減。強凌弱,眾暴寡的現象,多少標示著封建體制的崩壞以是大局所趨,難以挽回了。

攘夷

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是齊桓公,他得到管仲的輔佐,建立霸業,其中以「攘夷」最有意義。「夷」代表戎、狄、蠻、夷,泛指文化水準低淺,生活狀態落後的人們。他們散居在諸侯各國附近尚未開發的地區,對於封建各國都是嚴重威脅。夷狄之中,又以地處荊蠻的楚力量最強。楚人起於南方,活動於苗蠻文化與中原文化交匯的地區,他們保存本土優點,吸收先進文化,國勢日強,不斷對外擴張;齊桓公為了抵擋日益強盛的夷狄,於是號召各地諸侯攜手合作,抵禦夷狄的侵擾,保障了中原文明的繼續發展。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尊王攘夷
英文關鍵字: Honor the king and drive off the barbarians
參考資料
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25-26。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