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張秀亞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張秀亞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張秀亞(1919-2001)張秀亞女士出生於1919年,祖籍河北省滄縣(今黃驊縣),曾任教於輔仁、靜宜大學。張女士四歲識字,稍長就讀天津貞淑小學、河北省第一女師,後考入輔仁大學。張女士於十四歲開始創作,寫作生涯長達七十年。早年她投稿天津大公報副刊,得到主編蕭乾和沈從文兩位知名作家的鼓勵,高中即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書作《大龍河畔》,不僅被同學稱為「小小詩人」,也被稱為北方最年輕的女作家。張女士著作多種,文學著譯和評論達八十餘冊,其散文著作《三色堇》、《北窗下》、《曼陀羅》、《牧羊女》等均深受讀者喜愛,不僅暢銷一時,也被編列為台灣中、大學教材,數十年來對華文文壇有很深遠的影響,作品有些被譯為英、法、韓文。

抗戰期間,張女士曾任四川重慶益世報副刊主編兼社論委員,來台後任教多所大學和研究所,曾應聘為台灣國家文藝基金會散文及翻譯評審委員、中山文化基金會散文評沈委員,以及洛城作家協會故問。其著作分別在台灣和中國大陸出版。七年前定居洛城後仍堅持寫作,其在文學上的成就亦獲得美國漢學界的肯定,史丹佛大學和國會圖書館收藏了她的全部作品,國會圖書館甚至特別請她親自朗讀多首其作品,錄製成錄音帶予以收藏,美國多所大學研究生寫博士論文也都將其作品當作參考書。張女士曾獲輔大首屆傑出校友獎、中國文藝協會首屆散文獎、中山文化基金會首屆散文獎、婦聯會首屆長詩徵文首獎、亞州華文作家協會文學貢獻獎、洛杉磯橙縣中華文化協會文學成就獎、洛杉磯作家協會文壇導師獎等。今年五四文藝節,她榮獲中國文藝協會頒予的榮譽文藝獎章,原擬返國親自領獎,卻因身體不適入院檢查,由中央日報副刊主任林黛曼代為領取,也因此成為她最後的遺憾。

張女士的作品從四○、五○年代開始曾經陪伴那時代中的許多年輕人成長。其作品中不僅亦師亦畫,更富人生哲理和時代意義,不少散文創作初學者奉其作品為經典之作。然而她在文學園地的成功並非偶然的,她對創作有獨特的見解。

觀點

張女士為一虔誠天主教徒,其作品中從不諱言其自身的宗教信仰,並深以為天主教徒為榮。

文藝創作開始得很早,與同輩作家林海音一樣,都崇拜欣賞京派女作家凌淑華及英國意識流作家吳爾芙等,並從中吸取創作養份。她說過:「自生活的最細微處,反映出那顛撲不破的真理」。她早期寫作題材,多屬幻思夢想等個人悲喜,風格雋逸空靈,透發著濃重的傷感與幽怨,字裡行間帶一種煙水迷離的韻緻。

而在經歷人生種種磨難的中年之後,寫作文風逐漸貼近現實,更注重真實生活所能帶來的啟發,擅長於微小的日常瑣事中見微知著,從一粒細砂,一片花瓣,一點星光,尋覓出對人生的深厚啟示。她認為,文藝作品的取材可大可小,但要從小處著手、往大處著眼;微小的題材,經過創作者的慧心詮釋和妙筆描繪,一定能寫出人性的光輝和宇宙間的真理。她也認為,一篇好的作品不僅要有生命,還要有魅力,乃至文章在疾徐自如中往前進展。

著作

《人生小景》散文和小說合集《我的水墨小品》《寫作是藝術》《詩人的小木屋》《湖水秋燈》《石竹花的沉思》《三色菫》《白鴿.紫丁花》《愛的輕歌》(原名為凡妮的手冊)《海棠樹下小窗前》《愛的又一日》《張秀亞作品選》《杏黃月》《月依依》《張秀亞人生感情散文》等

評價

●當時年代北方最年輕的女作家●文壇「美文」大師●《現代台灣文學史》分析張秀亞的散文創作技巧,認為她以「虛實結合、意象動人」的手法,「抓住帶有本質特徵的細節加以重點刻畫,反覆宣染,以盡其意。」


編輯10970212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