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強迫症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強迫症


教育Wiki

目錄

定義

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 是一種心理焦慮帶來的症狀。
其特徵為反覆的負面思考,及過度的受焦慮影響,導致干擾日常正常的生活。
強迫症患者平時必須要執行一些不尋常的例行性行為,如不斷的洗手等等,來減少焦慮感。

描述

強迫症患者會常常被不需要的焦慮困擾,常常需要反覆一些規律,如不斷檢查瓦斯有沒有關緊,檢查完後,
很快又會憂慮不放心,又返回再檢查。這樣的反覆衝動的規律儀式完成後,患者並不太能感到長時間的快樂滿足。

成因

主要是體質因素,也就是腦部頭狀核、眼前額葉的部位有病灶,以致對很多訊息的過濾過份仔細,導致訊息塞車無法通行。
所以很多強迫症患者,會不斷地重複檢查,無法快速完成工作。

主要症狀

  • 強迫思考
強迫症病人心中常會有自己不想要的重複想法、影像或衝動。持續害怕自己或心愛的人會受到傷害﹔認為自己得到可怕的疾病的不合理的想法﹔或者超乎尋常的將事 情做得對或完全,這些現象都是很普遍的。病人不斷地經驗到一種困擾的想法,例如︰「我的手好髒,我必須去洗手!」、「我可能沒關瓦斯!」或「我會傷害我的 小孩!」。這些想法都不是個案本身想要的、那是不愉快的,會產生很高的焦慮。
  • 強迫行為
在強迫思考之後,跟著來的就是強迫行為。強迫行為可以暫時降低強迫思考帶來的焦慮,但是也因此而不斷地強化個案去執行強迫行為的動機。最常見的強迫行為是 清洗與檢查。其他症狀包括︰算數字、收集物品、物品排列的整齊性。這些行為一般是想免除對自己或他人的傷害,或者無法擺脫不合理的責任感。某些人會有重複 的儀式行為,這會暫時降低病人的焦慮,但是禍害卻是無窮盡的。


發病率

每五十個人之中,約有一個在一生中某些時候會患上強迫症。但男女的病發率相等。平均發病年齡為17周歲,但是女性較晚於男性。據統計,在英國便有一百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症。著名的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亦是強迫症的患者。

如何治療

最有用的方式是抗憂鬱藥物加上認知行為治療療效,大約可以改善八成左右的症狀。新一代抗憂鬱劑的藥理作用在於血清素再吸收的阻斷,以致讓神經細胞間隙的血清素濃度增加。利用高濃度的血清素,來調和頭狀核與眼前額葉的病灶,讓強迫症狀減輕。
認知行為治療的指導原則就是:「暴露不反應」。也就是跟強迫症狀共存,但是不隨著其節奏起舞。例如摸到髒東西,不去清洗,讓自己的焦慮在30分鐘之後自然 消退。個案也因此學到「不反應」也可以治病,焦慮不會昇反而是降的。除此之外強迫症患者必須遵守以下幾個治療原則:
  1. 不管別人如何棒,只跟自己的症狀比較。
  2. 不要放棄,學習放下。
  3. 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千萬不要替自己找藉口逃避。
  4. 要有行動力,光想沒有用,說到做到。
  5. 找工作,讓自己有成就感。
  6. 將成功的經驗記錄下來,不斷地勉勵自己。

強迫症是一種慢性病,症狀起起伏伏,只有三成左右的個案可以完全緩解,剩下七成的個案卻是好好壞壞。
所以絕大部分的個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筆者臨床上試 驗大約兩年的333療法,也就是服用足量的藥物三個月,
加上認知行為治療團體三個月,追蹤三個月,之後開始減藥。八成的個案有改善,有五成的個案可以逐漸 減藥。
其實尋找合格的治療師,加上自己強烈改變的動機,與支持合作的家屬,才能對症狀最有幫助。

注意

有些其他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也可能出現強迫症的(如強迫行為及強迫觀念),這類精神病患者與一般強迫症患者不同的是,這些患者所產生的強迫行為及強迫觀念很不清晰。患者對這些的感觸也不深刻。且強迫觀念的內容雜亂離奇。患者被醫治的欲望也不強烈。自知力也受到了相應的損害,這類患者的思維屬性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而一般強迫症患者思維屬性沒有發生變化。在此需要分清,在病因和治療上也是不同的。

誤解

部分人認為當有人不斷重複某種行為,例如賭博、運動,但事實並非如此,當有人具有以上的行為特徵時,他可能患上了強迫症。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患上了強迫症要取決於他在重複完特定行為後的反應,假如一個人不斷賭博,而賭博過後會經常為他帶來負面或內疚的情緒,則初步可判斷那人患上強迫症,但如果那人認為這些行為是愉快的,他則並不是患上強迫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