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後現代美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後現代美學


教育Wiki

目錄

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種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後現代一詞最早提出,1870年約翰瓦金斯.雀門(Jone Watkins Chapman,英畫家),是為了表達比當時號稱現代繪畫的印象主義更為前衛的看法。「後現代」一詞的使用,以1934年弗.奧尼斯(F. Onis 西班牙作家)為先,其後一些論述,總是離不開比現代更現代,比前衛更前衛的思考模式,正如英國評論家詹克斯(C. Jencks)認為,這種「現代主義」的延長與增幅,乃是「後期現代主義」的表現。六○年代以後,後現代主義才普遍為人們所使用,且經常出現在建築相關的特定領域,及詩與藝術的形式依據。七○至八○年代藝術及文化的後現代主義論述才逐漸廣佈開來。

後現代主義文學

後現代主義文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社會中出現的範圍廣泛的文學思潮,於20世紀70-80年代達到高潮。無論在文藝思想還是在創作技巧上,後現代主義文學都是現代主義文學的延續和發展。主流學術界曾經不區分「現代」和「後現代」兩個概念,但由於二戰之後文學發展的特徵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現代主義」所能涵蓋的範圍,因此將後現代主義文學看作一個獨立的文學思潮,和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以及現代主義並舉。

後現代文學特徵

和通常意義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後現代主義文學既不是指稱一個具體的作家或批評家的群體,也不存在被廣泛認同的綱領和宣言。不僅如此,後現代文化是一種沒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寬容各種不同的標準,主張「持續開發各種差異並為維護差異性的聲譽而努力」。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後現代主義文學內部分支流派眾多,各種思潮雜蕪,很多後現代作家和批評家的自我理論體系本身就存在矛盾之處。儘管如此,對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徵還是可以做出一些概括:

(1)徹底的反傳統。後現代主義文學不僅僅反「舊的」傳統,對於現代主義文學試圖建立的「新的」傳統也徹底否定。在後現代主義者眼中,文學和藝術應該是建立在對現有秩序的解構基礎之上的。後現代文學不依託任何死去的或活著的理論。在體裁上,對傳統的小說、詩歌和戲劇等形式乃至「敘述」本身進行解構。因此,後現代主義文學是一種「破壞性」的文學,即某種意義上的「反文學」。

(2)擯棄所謂的「終極價值」。後現代主義者認為一切傳統意義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從話語中派生出來的短暫的產物,不值得「真誠」、「嚴肅」的對待。客觀世界和人自身都被異化了,歷史失去了方向和意義,社會體系不可改變。後現代主義作家不願意對重大的社會、政治、道德、美學等問題進行嚴肅認真的思考,他們不僅無視對這些問題的關切,甚至無視這些問題本身。他們不再試圖給世界以意義。

(3)後現代主義文學崇尚所謂「零度寫作」,反對現代主義關於深度的「神話」,拒斥孤獨感、焦灼感之類的深沉意識,將其平面化。在後現代文學中,寫作消失了內容,而轉向「寫作」自身。作家僅僅把話語、語言結構當作自己為所欲為的領地,寫作成為一種純粹的表演、操作。例如,後現代主義作家往往蓄意讓作品中各種成分互相分解、顛覆,讓作品無終極意義可尋。

(4)後現代文學蓄意打破精英文學與大眾文學的界限,出現了明顯的向大眾文學和「亞文學」靠攏的傾向。有些作品乾脆以大眾的文化消費品形式出現,試圖模糊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

(5)在文體上,慣用矛盾(文本中各種因素互相顛覆)、交替(在文本中,對於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敘述交替出現)、不連貫性和任意性、極度(有意識的過度使用某種修辭手段以達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運用某些手段使對作品的闡釋不得不中斷)、反體裁(破壞體裁的公認特點和邊界)、話語膨脹(把在文學創作中一直處於邊緣地位的話語納入主流)等手段,使得讀者對作品的解讀困難重重。

後現代文學發展流派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寫作原則和風格出現兩種十分不同的趨向,一是擯棄現代文學的艱深的文學實驗,從通俗文學、科幻小說、美國西部小說以及其他一些被看成是亞文學的體裁和作品中汲取養料,試圖填平精英文學和大眾文學之間的鴻溝,代表流派包括美國的「垮掉的一代」,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魔幻現實主義」等。另一類則是繼續推進現代主義文學實驗並超越它,代表流派包括「存在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等等。總體上看,到目前為止共有六個流派可以歸入後現代主義範疇,這些流派之間彼此關聯不大,但其「反文學」、「反理性」、「解構」的本質卻是相似的。



責任編輯:陳思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