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性別平等教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性別平等教育


教育Wiki

兩性之間的不平等是各國普遍面對的問題,然而,臺灣一方面因受到傳統父權意識形態的影響,另一方面則因民主化的發展較慢,這類的議題一直以來並未受到重視,因此,到現在仍普遍存在男尊女卑的差別待遇與歧視現象,使得許多女性的基本權益受到剝奪。

有鑑於此,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從事各項與兩性平等議題相關工作之策訂、推動、督導及處理,以建立不具性別歧視之學校教育及社會文化環境,達成兩性平等的最終目標。而臺灣也於民國九十三年頒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總則的第一條即說明了此法訂定的目的:「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而在法條中也將性別平等教育定義為: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除此之外,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改革就是根基於多元化的、民主化的概念之上所發展出來的,而性別則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面向,推動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促進性別的平權。一般我們所說的「性教育」,就狹義來說,是指有關性生理方面知識的傳授,但廣義而言,還包括了性別角色的心理發展、對兩性關係的正確觀念等等。在教育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認識性與性別方面多種差異的存在,並思考其他的社會差異,如種族、年齡等在性別上的表現。

性別角色的形成並非與生俱來,性別刻板印象與表現是社會化的結果。而所謂的「性別平等」不是指爭奪「權利」與「義務」的平等,而是要爭取「立足點」的平等,減少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以促使兩性的和諧相處。

資料來源: 國民教育社群網

目錄

基本理念

自從1996年起,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率先主張將性別平等教育注入教改理念,在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努力下,我國已陸續制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期以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於1997年頒布「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明訂中小學課程須實施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賦予性別平等教育發展的契機;教育部也於同年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力促各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基於社會需求與時勢所趨,1998年教育部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將兩性教育列為重大議題,明訂融入在各學習領域中實施。且於2001年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列「兩性教育」為重大議題之一,訂有課程綱要之內容,期能透過課程實踐,使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得以往下紮根。

在教育政策積極推動之下,2004年總統正式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其目的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人格尊嚴,以厚植並建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至此,「兩性教育」正式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期使性別平等教育之推動更具法源依據及強制性。

所謂「性別」(gender),其意為由生理的性衍生的差異,包括社會制度與文化所建構出的性別概念;而「平等」(equity)除了維護人性的基本尊嚴之外,更謀求建立公平與良性的社會對待。性別平等教育(gender equity education),即希望透過「教育」的歷程和方法,促使不同性別或性傾向者都能站在公平的立足點上發展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會及文化上的性別因素而受到限制;更期望經由性別平等教育,促進不同性別者在社會性別之實質平等,亦期能與國家社會之整體發展相互配合,共同打造性別平等之多元社會。

「性別平等教育」在政策的推動上,必須建基於對多元文化社會所產生的覺知、信念與行動。其目的在於教導學生認知個人的成長發展,與社會文化脈絡有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個人須透過與不同性別者的互動,進行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從而接納自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以培養自尊自信的生活態度。

「性別平等教育」在學校教育的推動上,則應協助學生認知社會文化的多樣性,破除性別偏見、歧視與刻板化印象;除教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團體,尋求社會資源,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外,並且引導學生探究性別權益相關議題,進一步批判社會所建構的性別不平等現象,尋求突破之道,以促進各族群的和諧共處。

國民教育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整體課程綱要係以「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作為三項核心能力,並以此建構各階段之能力指標。其基本意涵分別解釋如下:

  • 性別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以培養健康的自我概念。
  • 性別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以建立平等的人我互動關係。
  • 性別的自我突破:發展積極的行動策略,以建立和諧、尊重、平等的性別關係。

至於學校教育在課程與教學方面的實施,一方面應建構性別平等的學校文化與環境,並持續不斷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教師專業發展,期以建立學校領導人員及教師性別意識。另一方面,更期使教師能編選具有性別平等意涵的教材,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發展性別平等的測驗與評估方式,以落實多元文化的學習內涵。此外,學校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希望能透過在各學習領域的基本教學時數與彈性學習時間的運用,將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實於日常課程實踐之中。


課程目標

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目標,主要著重於認知、情意、行動三層面。在認知面,藉由瞭解性別意涵、性別角色的成長與發展,來探究性別與社會文化的關係;在情意面,發展正確的性別觀念與價值評斷;在行動面,培養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力。整合三個層面,可以推衍出以下六項課程目標:

  1. 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
  2. 瞭解自己的成長與發展,並突破性別的限制。
  3. 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並發展長處。
  4. 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
  5. 主動尋求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建構性別平等之社會。
  6. 建構不同性別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

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的建構,延續原來兩性教育課程綱要,依據十大基本能力與三大主題軸發展而來,在知識的概念分析上,除了根據三大主題軸(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的知識內涵,羅列國中小學生應學習的主要概念與次要概念之外,同時呈現概念間的關係,試圖建構性別平等教育整全的課程架構。至於,出現在概念架構表上的次要概念,則再依學生不同階段的預期達成能力安置於不同階段之中,並以此發展能力指標;能力指標之敘寫,不僅考量各階段學生應學習之性別平等教育內容目標外,同時完整呈現認知、情意與行動等整體能力指標。此能力指標之概念架構意圖與後期中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的能力指標做有效銜接,以期使學生在國小至國中階段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習能有效的縱向與橫向之銜接。


分段能力指標

<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1.性別的自我瞭解

1-1-1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

1-1-2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

1-2-1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

1-2-2覺察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印象。

1-2-3欣賞不同性別者的創意表現。

1-3-1認知青春期不同性別者身體的發展與保健。

1-3-2認知次文化對身體意象的影響。

1-3-3認識多元的性取向。

1-3-4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

1-3-5認識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

1-3-6瞭解職業的性別區隔現象。

1-4-1尊重青春期不同性別者的身心發展與差異。

1-4-2分析媒體所建構的身體意象。

1-4-3瞭解自己的性取向。

1-4-4辨識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對個人的影響。

1-4-5接納自己的性別特質。

1-4-6探求不同性別者追求成就的歷程。

1-4-7瞭解生涯規劃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

2.性別的人我關係

2-1-1辨識性別角色的刻板化印象。

2-1-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2-1-4認識自己的身體隱私權。

2-2-1瞭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2-2-2尊重不同性別者做決定的自主權。

2-2-3分辨性別刻板的情緒表達方式。

2-2-4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自主權。

2-2-5認識性騷擾與性侵害的類型。

2-2-6認識多元的家庭型態。

2-2-7認識家庭暴力及其求助管道。

2-3-1瞭解家庭與學校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2-3-2學習在性別互動中,展現自我的特色。

2-3-3認識不同性別者處理情緒的方法,採取合宜的表達方式。

2-3-4尊重不同性別者在溝通過程中有平等表達的權利。

2-3-5辨別不同類型的情感關係。

2-3-6釐清性與愛的迷思。

2-3-7同理與關懷受到性騷擾或性侵害者。

2-3-8認識家庭暴力對身心發展的影響。

2-3-9瞭解人人都享有人身自主權、教育權、工作權、財產權等權益,不受性別的限制。

2-3-10瞭解性別權益受侵犯時,可求助的管道與程序。

2-4-1分析現今社會問題與刻板的性別角色關係。

2-4-2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2-4-3分析性別平等的分工方式對於個人發展的影響。

2-4-4解析人際互動中的性別偏見與歧視。

2-4-5去除性別刻板的情緒表達,促進不同性別者的和諧相處。

2-4-6習得性別間合宜的情感表達方式。

2-4-7釐清情感關係中的性別刻板模式。

2-4-8學習處理與不同性別者的情感關係。

2-4-9善用各種資源與方法,維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2-4-10認識安全性行為並保護自己。

2-4-11破除對不同性別者性行為的雙重標準。

2-4-12探究性騷擾與性侵害相關議題。

2-4-13釐清婚姻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2-4-14尊重不同文化中的家庭型態。

2-4-15習得家庭暴力的防治之道。

2-4-16認識性別權益相關的資源與法律。

3.性別的自我突破

3-2-1運用科技與媒體資源,不因性別而有差異。

3-2-2檢視校園中資源運用與分配在性別上的差異。

3-3-1解讀各種媒體所傳遞的性別刻板化。

3-3-2參與團體活動與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

3-3-3表達對社區公共事務的看法,不受性別限制。

3-3-4檢視不同族群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3-3-5體認社會和歷史演變過程中所造成的性別文化差異。

3-4-1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

3-4-2檢視校園資源分配中對性別的不平等,並提出改善策略。

3-4-3運用校園各種資源,突破性別限制。

3-4-4參與公共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

3-4-5探究社會建構下,性別歧視與偏見所造成的困境。

3-4-6反思社會環境中,性別關係的權力結構。

3-4-7探究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歧視,並尋求改善策略。


融入學習領域之建議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在國民中小學的實施,除了在實施學校本位課程時,以彈性學習時間自行發展教材與教學活動之外,最積極目的仍冀望以融入式課程作為手段,將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轉化為各學習領域的知識內涵,促使七大學習領域知識內涵與課程結構,均能體現性別平等教育之理念。

除此之外,希望審訂版教科用書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在編撰相關教材及設計各學習領域課程時,能適時融入不同性別的成長與發展、性別認同、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性別的關係與互動、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平等以及性別權益相關議題等主要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係以性別的自我瞭解、人我關係與自我突破作為三項核心能力,課程內涵包括家庭、學校與社會中每天所發生的性別議題,因此在教學策略上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批判教科書與學校生活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在家庭中破除不平等的性別角色分工,更能避免大眾傳媒所傳遞的性別偏見。教師宜避免流於說教式的知識傳遞,根據學生的需求與反應採用適切與有效的教學策略。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能力指標旨在「融入」,而不是「套入」。必須正確解讀能力指標的意涵再加以融入,始能達成轉化傳統學科知識的目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在融入學科課程內涵所採取的策略,傳統上不外乎有貢獻、添加、轉化與社會行動等取向。而在課程實施上,如消除各學習領域課程中含有偏見或歧視的內容;在課程中針對某些少數特定有所貢獻的人物或事蹟,給予肯定和表揚;或以附加的教學單元,將性別有關的概念、議題和觀點納入其他課程之中。而融入式課程最理想的方式應該是採取轉化取向,將性別平等教育目標與各學習領域目標重新概念化,統整並建構學習目標,藉以設計課程內容。如此將兩種不同課程領域的原有結構解體,再緊密的加以統整,促使其課程目標、課程內涵或教學計畫都重新加以組織與整合為一體。

參考資料

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

晏涵文(2004)。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市:心理。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教育部(1997)。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譚光鼎(主編)(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縣:空大。

女權主義

女性主義(女權運動、女權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著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孕婦留職(maternity leave)、薪資平等、投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與父權。

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女權歷史

女權主義運動在西方興起,有其特定的背景,當時歐洲社會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十七世紀前,英國的已婚婦女基本談不上有有何權利,除非丈夫自願地讓給她權利;當丈夫在世時,她的財產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樂;在某些國家,如果丈夫死後沒有遺囑,女子的財產要給丈夫的親戚,而不給她或她的孩子。如英國基督教會禮儀認為:「女人的意志應服從男子,男子是她的主人,也就是說,女人不能按她自己的意志生活,……離開了男人,她既不幹任何事而且也幹不成任何事。男人怎麼做她就怎麼做,她應把男人當做主人來侍奉,她應畏懼男人,服從和臣屬於男人。」


以現代的哲學與社會運動的觀點來看,女性主義的通常以18世紀的啟蒙時代思想家為起源。如瑪莉·吳爾史東克拉芙特(Mary Wollstonecraft)所著《女權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是19世紀之前少數幾篇可以稱得上是女性主義的著作之一。吳爾史東克拉芙特將女性比喻為高貴、社會菁英、嬌生慣養、脆弱以及有知識與道德怠惰的危險,她相信男性和女性對於這樣的情況都有責任,並且認為女性擁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權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說更早以前就不存在著其他關於兩性平等的著作。比如說,神祕哲學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在1529年所著的《關於女性之高貴卓越的演說》(The Declamation on the Nobility and Preeminence of the Female Sex)。

女性主義者

女權運動

台灣光復到近日 [1] 1946 台灣省婦女會 台灣婦運進入高潮透過縣市分會傳遞女權思想,喚醒女性自覺.鼓勵婦女行使政權保護婦女人格.人權救濟失業婦女.訓練婦女職業技能.致力於廢除公娼(但廢娼不 及一年便因種種因素結束)

[2] 1949 政府遷台 戒嚴 中國婦運領袖宋美玲及其幹部抵台,新領導群出現,婦女言論受到限制 ,以統一宣導婦女思想,論述集中於兩性平等後婦女對國家的責任問題舉辦婦女節慶祝大會宋美玲宣示以成為[良母賢妻.救國保種良好公民]為目的.其他婦女團體發揮有限

[3] 1953 婦指會 [中央婦女工作指導會議]簡稱,宋美玲任指導長,成為台灣婦運最高領導機構.其下中央婦女工作會負責實際行政工作,以緊密組織深入基層.不僅掌握婦運方向, 也使台灣婦運充滿黨化色彩此時期婦女活動偏向工作的推展及國民黨政策的落實,而不強調兩性平等

[4] 1976 拓荒者出版社 呂秀蓮女士成立拓荒者出版社,出版不同於婦工偏重女德或家庭教育的出版品. 提倡提升女性意識 ,主辦各種活動,引起各界關注但半年即宣告解散呂秀蓮倡導[新女性主義]以[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為中心思想. 主張溫和的推動兩性平權,希望喚起女性自覺

[5] 1982 婦女新知雜誌社李元貞等人成立,承襲呂秀蓮 [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主張推動婦運.致力於 喚醒女性,建立和諧的兩性平等社會

[6] 1987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 影響眾多婦女團體繼之而起.訴求協助婦女就業.處理婦女婚姻.救援雛 妓.保護環境幫助婦女成長.參與社會活動等.注重實際行動,將台灣婦運帶向高潮,更受街頭運動影響,婦女團體亦走上街頭

[7] 1987 解嚴人民團體法.集會遊行法放寬,自發性女性團體大為增加 1992年人民團體法修正,國民黨成為人民團體,婦工會無法繼續領導台灣 婦運新興團體如雨後春筍, 1990年代台灣婦運走向多元發展

[8] 1994女人連線反對性騷擾大遊行 首次未借助其他社運團體,以女性議題為主的大規模活動訴求內容極廣包括兩性平等教育.校園安全.強暴改為公訴罪.儘速通過男女工作平 等法等等.遊行中途,何春蕤喊出[我要性高潮,不要性騷擾]使女性情慾自主成為重要話題

[9] 1996 最高法院 宣布[單身條款]無效 政府成立[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 1997 教育部 設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

[11] 1998 大法官解釋 "妻從夫居"違憲立院三讀通過"夫妻結婚以各自保有本姓為原則"及[家暴防治法]

[12] 2002.3.1 [兩性工作平等法]正式上路

這個分類中尚未包含任何頁面或媒體。


同性戀

同性戀的形成原因

新一派理論將矛頭對準「遺傳學」,把同性戀的成因從後天的環境轉移至先天的基因,試圖找出同性戀者是否有特殊生物型,有的從神經內分泌下手,有的追蹤染色體,例如一九五二年生物學家卡爾曼經研究顯示,同卵雙胞胎由於共有一個基因型,皆為同性戀者的比率高達百分之百!這更支持了「同性戀乃與生俱來」的論調。

同性戀的迷思

同性戀不等於AIDS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在國內愛滋病的患者,異性戀者的比率是高於同性戀者的好幾倍,愛滋病的傳染是衛生問題,跟同性戀是不相關的!!


同性戀的行為不是不正常的


根據心理學的定義,所謂的正常,是指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的型態,但是這並不能用來代表所有的人,同、異性戀的問題並不能用正常不正常來區分,就好比人種的問題,我們是不能這樣來看的


同性戀並非就是會討厭異性


並不是要討厭異性才可以喜歡同性的,事實上感情並不需要如此對立的,而且很多同性戀的好朋友都是異性,如果你不再帶有歧視,你也一定可以交到很多同性戀好友的哦。


大家都變成同性戀,世界就要絕種了?


超超超超級錯誤的觀念,因為不可能大家都是同性戀,而且同性戀其實從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時候就有了,世界也沒有因此而絕種呀


同志的慣用語彙

  • 同志:本為革命語,1991年香港人林奕華首先移用維同性戀者的代稱。
  • Gay:同性戀者,通常用來形容男同性戀者。也被用來形容所有的同性戀團體,例如 gay people,就指同性戀社群。
  • Lesbian[蕾絲邊]:女同性戀者。這個辭源自希臘一個名為Lesbo的島嶼。西元四百年前,希臘語詩人莎芙[sappho]在這個島上舉行女詩人同歡會,建立她的學園,莎芙的施多是敘述兩個女人間的愛情。
  • 石牆事件:1969年6月27日午夜,九名警察進入紐約市格林威治村一家名為[石牆]同性戀酒吧進行臨檢,像以往一樣逮捕了幾名未帶身分證明的男女同志,並驅離顧客。但這次同志們忍無可忍,起而反抗,持續對峙幾天,並引起多次示威抗議,因而廣為世人所知,史稱[石牆事件]。一年後,進一萬多名男女同志在紐約舉行大規模遊行,紀念石牆事件,並要求同性戀的法律地位與權利。如今,石牆事件被同志們視為同性戀平權運動的發源。
  • 同志驕傲日[Gay Pride]:1970年6月27日在紐約舉行的石牆週年紀念同志大遊行,將6月27日.28日兩天,定為[同志驕傲日]。
  • 同志公民運動:同志也是全體公民的一員,理鷹享有與其他公民相同的權利,同志伴侶,也與異性戀伴侶一樣,應該受到保障。
  • Homosexual[同性戀]:早期性醫學為同性戀者所下的[病理性定義],但1975年4月9日,美國精神病學會正式將[同性戀]自[精神疾病]項目中刪除。
  • Dyke[歹客]:也是指女同性戀者,但通常是指較男性話的女同志,以往是有恐同症的人拿來汙辱女同志的話,現在女同志彼此也會戲謔的用這個字彼此稱呼。
  • Straight[直人]:指異性戀或非同性戀者。在英國常用bent[彎曲的]作為同志的代稱,straight便是用來指異性戀。
  • In the Closet[在衣櫃裡]:是一個比喻,指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向家人、朋友、認識的人以及社會隱藏其性傾向,他們也許受到了莫大的壓力,感覺就像活在一個黑暗狹小的衣櫃裡一樣。相對的當同志表明自己身分時,稱為[走出衣櫃],簡稱[出櫃]。
  • Come Out[現身]:由出櫃一詞衍伸而來。
  • T[Butch]:Tomboy。指裝扮、行為、氣質較陽剛的女同志。
  • 婆[Femme]:裝扮、行為、氣質較陰柔的女同志。
  • 不分:裝扮、行為、氣質難界定,呈現跨性別曖昧狀況的女同志。
  • Uncle:年長的T,源自60年代。
  • 歐蕾[O-Le]:老蕾絲邊的簡稱,指年過30的女同志。
  • 拉子:也是女同志的代稱,由Lez[Lesbian的簡寫]音譯而來。
  • 熊族:胖胖的、多毛的男同志。
  • 哥哥:男同志中較具傳統異性戀男子氣概的人。
  • 弟弟:男同志中外表剛健,卻兼具陰柔特質者。
  • 妹子:外表、氣質較陰柔的男同志。
  • CC gay:氣質陰柔的男同志,衍生自英文的Sissy,有時也用字母C代稱。
  • 扮裝皇后[Drag Queen]:或稱皇后,指喜歡誇張地男辦女裝者,不過不一定是同性戀。
  • Macho Queen[金剛芭比]:外表陽剛,身形狀健,但喜歡女性化裝扮的男同志。
  • 公司:男同志聚集的公園。
  • Couple:同志伴侶。
  • B.F. [Boy Friend];男同志稱自己的情人為B.F.。
  • T吧:女同志酒吧。
  • Gay吧:男同志酒吧。

同志運動

美國舊金山同志大遊行的起源和由來

石牆事件(Stonewall riots)

概述:六十年代同性戀維權運動興起的導火索,成爲同性戀人群從壓抑到抗爭,從黑暗走向光明的轉捩點

背景:六十年的美國動蕩不已,反越戰、反共產黨、黑人運動、人權運動和女性主義,揭露並激化了當時社會存在的各種矛盾。當時的同性戀者普遍不敢面對自己的性取向,飽受社會的歧視和非難,“石牆事件”就在矛盾不斷激化中爆發。(值得一提的是,《斷背山》描述的正是這個年代)

經過:1969年6月27日夜,紐約市數名警察進入格林威治村一家名爲“石牆”的同性戀酒吧進行臨檢,像以往一樣逮捕了幾名未帶身份證明的男女同志,並驅離顧客。在這以前,警方對同性戀酒吧和夜總會的搜捕行動是城市同性戀者生活的一部分。警方通常會登記出席的人的姓名以便用於報紙的刊登,然後把儘量多的同性戀者押上警車。接吻、牽手、甚至在同性戀酒吧出現都是被逮捕的理由。而這一次同志們忍無可忍,酒吧外面的人開始向警方投擲硬幣,情況開始失控,當時大約有400名同性戀者在酒吧外面,場景混亂,情況戲劇性的惡化,警察開始用警棍毆打拒絕逮捕的人。人群開始向警方投擲石塊和瓶子。警方開始增派增援力量,但是他們沒能成功分散人群,人群繼續向他們投擲石塊。場面最終平息下來,但是人群在第二天晚上又聚集起來。之前幾十年堆積起來的不滿情緒在人群中爆發了。他們向人們派發傳單,示威持續了5個夜晚。史稱“石牆事件”或“石牆運動”

影響:在騷亂前醞釀的力量不再隱藏起來了,騷動後有很多的組織建立起來。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同性戀解放陣線成立,相似的組織在全球包括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荷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相繼建立。一年後,近一萬名男女同志在紐約舉行大規模遊行,紀念石牆事件,並要求同性戀的法律地位與權利。這次事件成了全新的開放的同性戀社區的“廣告”,成千上萬的年輕男性投奔他們而去。例如舊金山,在 1969至1978年間吸引了大約3萬名同性戀者,在接下來的十年間又增加了5萬人。石牆酒吧事件後4年,同性戀團體由50個激增到800個,至80年代初,數目逾千。1970年6月27日在紐約舉行的石牆周年紀念同志大遊行,將6月27、28日兩天,定爲同志驕傲日。之後,更進而將6月定爲同志驕傲月。如今美國,法國,德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國的大城市每年都有大規模遊行,成爲一道獨特的風景


哈維·米克,Harvey Bernard Milk

1930年5月22日-1978年11月27日

美國同性戀運動人士,也是美國政壇中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人,在1978年,當選舊金山市政管理委員會第五區的委員哈維在紐約州出生與長大,很早就已經知道自己的同性戀頃向。一開始他選擇從商,在當時哈維常常換工作,總是靜不下來,也耐不住無趣的事物。1972年,哈維移居加州舊金山,在卡斯楚街(Castro)落腳。在當時,數量眾多的男女同性戀居到該區。哈維在卡斯楚開了一家攝影店,並在1973年決定參選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這一次的參選當讓當時的同性戀保守派有如芒刺在背,因為哈維對同性戀權利看法與爭取的做法,與他們截然不同。哈維直言敢說,個性又急,精力旺盛,有時又是一副魯莽的樣子。他巧妙地政治宣傳手法,成功地擄獲媒體的焦點與選民的選票,只可惜仍是落選。他又接連參選了兩次,但並未選上。後來他也曾參選加州眾議院議員,讓他的知名度大增。他自稱自己為「卡斯楚街市長」,帶領同性戀政治運動,對抗保守勢力反對同性戀的立法。在1977年,舊金山市改變委員會的參選制度[2],哈維終於當選市政管理委員會第五區的委員。

哈維就任市政委員會委員將近七個月,主要的職責是負責推動同性戀權益的法令。在1978年11月27日,哈維與當時的市長喬治莫斯康尼(George Moscone)被丹懷特(Dan White)所射殺身亡。懷特是與哈維同屆當選的新科委員,但後來因承受不了壓力,遂而辭職。後來卻又反悔想要重返委員會,但市長卻遲遲無法同意[3],因而埋下殺機。

哈維米爾克在為舊金山市歷史中,名留青史,同時也成為同性戀權益運動的代表性人物。在哈維之前,在舊金山的同性戀政治風氣一直是要求同志與右派政客合作,其主要思維是以壓抑換取真正的目的。哈維的做法則是截然不同,他鼓勵同性戀們把握同志族群在舊金山逐漸壯大的影響力,相互扶持,勇敢出櫃。在當時,對於美國早就放棄參政追尋自我權益的同性戀族群,哈維成功的事蹟,給他們帶來了無比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