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感覺動作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感覺動作期


教育Wiki

目錄

感覺動作期

由來

為皮亞傑的認知發展中最初的一個階段,主要在描述剛出生嬰兒的歷程,大約是一出生到兩歲期間。

定義

在感覺運動期,嬰兒賴以吸收外界知識的基礎,主要是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與手的動作。註1

此時期的嬰兒具有一些天生的反射動作,其對於外界的刺激都會有一反應,而這就是所謂的反射動作,並且藉由這些反射來認識外在事物,進而形成基模的產生,例如當用手靠近嬰兒的嘴巴時,他們可能會吸允,把手放在他的手心上,就有握緊我或是推擠的動作出現,而這些行為就是此時期的嬰孩最先天的基模建立方式。

此時期到達末期的時候,嬰兒會開始有了第一次思考行動的產生,他們對於外在事物開始有了計畫性的作法,而非只從錯誤中學習,例如以前他們可能會為了吃東西爬上較高的椅子,然後重心不穩而摔下來,下一次他就會知道,要使用道具的時候,要挑選一個面積較大的,而且可以站在上面的,如此一來就可以做到他想達到的目的。

物體永存

進入到最後,他們開始有了物體永存的概念,五體永存的概念近似於將一個物體擺在你的眼前,然後用手將你的眼睛矇住,此時雖然你看不到東西,但是你還是會知道東西一樣在你面前,例如:當一個小嬰兒在玩球,之後不小心將球滾到了桌子底下,此時他雖然看不到球的存在,但他會對著他人指出,球在桌子底下,而不是不見了,因此希望大人替他拿出來,這樣的思考邏輯,就是所謂的物體永存,此類思考方法的優點是,不會顧此失彼,對於物體有一種恆存的觀念。

參考書目

註1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頁39-40。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註2 Robert.E. Slavin (2005),(張文哲譯)。教育心理學,頁38-39。台灣培生教育出版有限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