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捏麵人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捏麵人


教育Wiki

捏麵人又稱「糯米尪仔」,是一種用彩色麵團做成玩偶的民俗工藝。

起源與發展

捏麵人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從新疆出土的麵製人俑與小豬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看來,推測捏麵人技藝的起源相當早,在三國時代與唐宋也有類似記載。(註1)

一開始臺灣並無「捏麵人」這個說法,而且也只是大家冬日搓湯圓的娛樂,搓完湯圓後,大人們通常會故意留下一些「粿碎」(臺語),利用事先買好的少許染料將粿碎染色,搓成十二生肖動物,因此又稱為「雞母狗仔」。玩膩之後將這些麵團投入熱水或烤火,即可當作點心食用,十分環保。(註2)

日治末期,「雞母狗仔」已經逐漸商業、職業化,玩偶造型越來越豐富,「捏麵人」的說法也在此時出現。每逢廟會、祭神,總能看到捏麵攤,不少信徒也會在寺廟做醮的場合請店鋪製作大量捏麵作為供品,維妙維肖,與真物幾無二緻,而捏麵師傅們精湛靈巧的指法,也經常吸引孩子們駐足。(同註2)

目前最有名的捏麵師傅是新莊人黃文榮,在他幼年時,廟宇常請捏麵師傅為小孩捏玩偶,從而引起他的興趣,之後更靠著自己摸索成為匠師。黃文榮最驕傲的作品是1983年應鹿耳門聖母廟之邀製作的千里眼像,高6尺,可說是當時全臺灣最大的捏麵人,可惜因為麵粉保存不易,不久便發霉,現在只餘照片可茲見證。(同註2)

製作

傳統捏麵人的材料有麵粉、糯米粉、糖與香蕉水。將麵粉與糯米粉以4:1的比例加水揉合,以熱水煮熟、揉搓,加入糖與香蕉水數滴後揉至適當硬度便大功告成。若要染色,則把麵團分塊,與色料揉勻即可。搭配竹籤、剪刀與梳子,便可變化出許多造型。(同註2)現在有些捏麵人會添加食鹽、明礬與防腐劑,以防潮、防蟲、防霉,但此種麵團含有大量的化學原料,是不可以食用的。(同註1)

參考書目

註1. 中華傳統民俗技藝團

註2. 施翠峰、施慧美,《臺灣民間藝術》,(臺北市:五南,2012二版),頁144~147。

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臺北市:雄獅,1996十版)

相關閩南語 捏麵尪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