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學社會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教學社會學


教育Wiki

教學社會學(sociology of teaching)

目錄

定義

運用社會學理論與方法,對於教學活動進行客觀且有系統研究,透過詮釋其意義的一門科學。教學社會學可被視為教學結合社會學員原理原則,來分析教學過程或班級經營中師生或學生之間社會互動關係的研究,讓教育社會學研究又開啟另外一個領域。

研究發展

教學社會學早期的研究,可以華勒(W. Waller)為代表,尤其他在1932年所出版的《教育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書,所持的各種論點至今仍為學者們推崇。一華勒的看法,學校本質上是一種強制性的組織,師生在此組織中處於暫時平衡的狀態,師生之間基本上存在著一種必然的衝突現象,因為教師是成人社會的代表,為了教導學生學習、維持班級秩序、增進學習效果,採取權威、命令和控制方式,不得違逆和反抗。然而學生有其自發性的生活需求和慾望,希望依自己的意願主動求和,不願處處皆受壓抑和宰制。這種長期存在的關係,就會形成師生之間的對立和衝突。是故,華勒分析師生關係時,就提出制式化的主從形式(a form of institutional dominance and subordination)論點,就是說明師生之間存有潛在的對立情感。後來,傑克遜(P. Jackson)經過多年觀察班級教室生活,於1968年出版《教室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書,亦可以說是教育社會學得力之作,該書中特別提及教室生活猶如「群眾」(crowd)一樣,教師要控制一群學生(群眾),並須訂定明確的規範,並運用其權威發揮其影響力,使學生心無旁鶩,能專注學習,學生在此環境下生活,自然而然學到了遵守規範和應付權威,構築了學校教學的社會化功能。基本上教學社會學和傳統教學社會學研究之取向不盡相同,就其研究方向而言,前者受到現象學理論影響,偏重於「微觀」和「實質」研究;後者受到實證主義理論的影響,偏重「鉅觀」和「量化」研究,直到1970年代新的教育社會學興起,才有所調整;其次就其研究內容而言,前者偏重師生關係、學校文化、教室生活、教學歷程、學生同儕互動等主題;後者偏重於社會變遷、社會結構、社會階層化、社會流動等主題。教學社會學在國內仍屬於起步階段,未來要建立教學社會學成為獨特的學術造型,在學者們的努力下,是有其可能性,惟必須在「質」與「量」兼顧的研究派典下,才能使其教學社會學理論更為周延,更經得起檢證。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教學社會學英文關鍵字:drop out

參考書目:

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 p.100-101,臺北市: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