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月暈效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月暈效應


教育Wiki

何謂月暈效應

愛德華L. Thorndike是第一個支持與研究光圈效應的人。

月暈效應,説的是一個人表現好時,大家對他的評價遠遠高於他實際的表現,就像我們看月亮的大小,不是實際月亮的大小,而是包含月亮的暈光。例如一位學生他的成績很好,但在美術音樂方面的表現只是普普,但因為他平時表現優異,老師對他的印象很好,給他的評價可能就會高過於在美術及音樂表現更優異的同學。

「月暈效應」(Halo effect)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是在人際交往中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時,往往因對他的某一方面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一個人表現好時,大家對他的評價遠遠高於他實際的表現。反之,一個人表現不好的時候,別人眼中所認為的差勁程度,也會遠大於他真正差勁的表現。就像我們看到的月亮大小,不是實際上月亮的大小,而是包含月亮的暈光。當一個人留給他人的印象是「好」時,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釋。反之,若一個人給人「不好」的印象時,那麼,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諸在他身上。這種現象就是「月暈效應」,也就是俗語中的「以偏概全」。

衍生概念

「月暈效應」衍生以下三個概念:

(1)以偏概全
係指考核者在做考核時,僅根據某一方面員工表現較差的部分,而做出整體績效表現不佳的考核結果。
(2)投射作用
投射效果〈Projection Effect〉係指考核者在做考核時,將自己的特質歸於他人身上。
(3)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s)是指個人對他人的看法,往往受到他人所屬社會團體的影響。這些特點,包括性別、種族、地位、身分、宗教團體、肢體障礙等等。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認為,身分高的人較文質彬彬,身分低的人較粗野;參加某宗教團體的員工是善良的、是勤奮的;男性的工作能力較女性的工作易受到肯定,這都是刻板印象。管理者以刻板印象而對眾多員工做績效考核,難免會產生不正確的現象。因此考核者在反應個人偏好時,必須小心謹慎,而且應避免讓自己的偏好影響到對部屬的績效評等結果。
抑制方法

月暈效應是評量時最嚴重的評定誤差,克服這種偏誤的最主要方法,是要消除個人的偏見。因此必須設定各種不同的著眼點,對評量的各個向度要分別進行評估,而不偏重僅對個別向度做評量,這對消除此種誤差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增加考核人數,以所有人評分者的成績平均作為評量結果,也可以避免月暈效應。

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