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毛地黃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毛地黃


教育Wiki

目錄

毛地黃 Digitalis purpurea L.

基本資料

科名:玄蔘科
分布地區:全台海拔一千八百公尺至兩千八百公尺陽光充足的開闊地及坡地
生活型態:1.5米以下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葉的特徵:根生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
花的特徵:白色或紅色鐘狀合瓣花,頂生總狀花序
果實特徵:黑褐色卵形蒴果
生活周期:3至5月萌芽期,4至6月花期,6至9月結果期,10至11月落葉期<註1>

耀眼的花期

每年春夏盛花,花朵鐘狀如鈴鐺,密集於莖頂,成串下垂,除了紅、白還有紫紅、粉紅、淡黃等顏色,花內側並有深色斑點。
塔塔加、八通關草原等處,於路旁或裸露的荒廢地常成群成片的盛開,將大地粉妝豔抹,頗為耀眼迷人。

毒性

毛地黃全株有毒,由於含有多量的強心配醣體,可促進心跳,故葉片可製成強心利尿劑,但如果服用過量或直接嚼食葉片、花、果等則會發生嚴重中毒現象。
所以在花卉類中有"蛇蠍美人"之稱。<註2>

生態危機

原產於西歐的毛地黃,一九一一年由日本人引進台灣,由於台灣中高海拔的山區才具備毛地黃的生存條件,引進後在大雪山林場與阿里山林場等地試種。
結果不但栽植成功,還因為並無同步引進其天敵以致繁殖快速,尤其種子數量驚人,每一單株每年可孕育數十萬種子,隨風傳布後還造成了生態災難危機,排擠了許多台灣原生植物的生存空間,成為山區最具生存優勢及威脅性的入侵物種。<註3>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毛地黃
英文關鍵字:Digitalis purpurea L.

參考書目

註1:台灣高山野花圖鑑67頁,林文智著,淑馨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註2:玉山花草,玉山國家公園中高海拔植物的四季景觀188頁,呂理昌著,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3年3月出版。
註3:福爾摩沙植物記,101種台灣植物文化圖鑑暨27則台灣植物文化議題266與267頁,潘富俊著,遠流出版2007年12月出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