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之謂性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生之謂性


教育Wiki

基本介紹:先秦學者論性以生之謂性為大宗,思孟性善之說為矯治其弊而提出,但並未獲得普遍的認識。告子認為生而具有的叫做性,性的內容就是食色。荀子亦認為荀子:“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孟子所謂性主要指“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他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又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上》)人性論的命題主要有:

(1)性善論--孟子,后來宋明理學以及王夫之、顏元、戴震都主張性善論。

(2)性無善無不善論--告子,后來王安石亦主性無善惡。

(3)性惡論--荀子。(晉代仲長敖著《覈性賦》,亦主性惡。)

(4)性有善有惡論--世碩。后來董仲舒、揚雄亦主此說)

(5)性三品論--王充、韓愈。

(6)性二元論一張載講天地之性與气質之性;程顥、程頤講天命之性與气稟之性,朱熹講本然之性與气質之性,朱門弟子講義理之性與气質之性。此說受到王夫之、顏元、戴震的批評。

承接現象:超越本性的重獲重視,乃是受到二氏的影響,而隋唐重玄學家的道性論,則對理學家人性論的提出有相當的幫助。理學家氣質之性說的內涵,指出理學家的人性論大致可以區分為三個類型,而且與其本體、宇宙論互相建構,息息相關。張載的太虛即氣與與陽明的理氣合一都是一種體用論架構,而在其人性論中,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亦有著非一非異的關係,道德實踐則落在盡性或盡心上;程頤為了保持其天理本性的超越地位,因此在理氣與性氣間嚴格區分形上形下關係,而道德實踐則落在窮理上;王廷相則認為元氣乃唯一實體,反對一切本體性的概念,又認為氣質之性是唯一的人性,義理之性是聖人所立之教,因此其道德實踐的空間就十分受限。

而理學家的變化氣質之說,以瞭解其成德之學的目的與工夫論的預設,並指出其工夫論與人性論亦有著互相建構的關係。張載強調由虛心得禮來變化氣質,而陽明則藉由格物致知以成德,二者的變化氣質工夫都有著濃厚的宇宙性,本文亦指出張載、陽明變化氣質的結果與孟子相近,皆是一種冥契的經驗;程頤藉由居敬、窮理與養氣以與天理本性合一,但其變化氣質工夫仍是個體性的;王廷相雖然亦有變化氣質之說,但其在工夫論上十分薄弱,因為其學問基本上是理論的辯難而非成德之學,而其他的元氣論者亦不免有此情形。生之謂性從古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但似乎有互補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