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發表教學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發表教學法


教育Wiki

發表教學法是利用人類強烈之自我表現慾望,因勢利導,以增進我們的創造能力與發表能力。

目錄

種類
發表教學之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發表能力。發表方法大致上可分為三類:
一、語言文字之發表:藉由語言文字之發表,以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情感和意志。
1.指導語言發表時:
(1)說話要注意清晰明白,使他人立刻明瞭自己的意思。
(2)說話要注意簡明扼要,勿拖泥帶水。
(3)說話時思路要有條理,不重複不顛倒。
2.指導文字發表時:
(1)注意增進學生文字之組織和取材能力。
(2)注意增進學生遣詞造句能力。
(3)注意增進學生描述、說理和論辯的能力。
二、美術和工藝的發表:圖畫和工藝的發表,不但可增進學生繪製和製作的技術,培養創造和想像能力,更可藉發表機會,達到陶冶目的。
三、戲劇、音樂和舞蹈之發表:有關指導學生做戲劇、音樂或舞蹈表演時,除按照學科教材之內容而安排活動外,並盡量配合學校社團的活動,多予以學生發表的機會。
過程
1.引起動機
2.準備發表
3.布置場所
4.正式發表
5.指導評鑑
先備知識
1.發表教學法是鍛鍊學生技能,啟發學生思想和陶冶學生情感之一種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2.發表的方法,可利用演講、寫作、出版壁報、繪畫、剪貼、工藝製作、戲劇表演、音樂演奏、舞蹈競賽等,以增進技能,表達思想和情意。
3.培養學生之發表能力,平日充實學生之生活經驗和勤練技能最為重要。
4.欲提高學生之發表能力,學校對於圖畫、工藝、音樂、舞蹈等設備及材料應多加充實,使學生有充分練習和發表之機會。
5.發表教學活動結束後,評鑑教師之講評極為重要,可提供學生改進之參考。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發表教學法
英文關鍵字: Expressive Teaching
參考資料
高廣孚/著。教學原理,1988年初版,頁377-383。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