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皮影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皮影戲


教育Wiki

皮影戲在臺語稱作「皮猴戲」,是一種將羊、驢、牛皮刻成的人物,以木竹筷黏接操縱,搭配燈光投影和音樂伴奏演出的民俗技藝。

目錄

起源

皮影戲的起源,有埃及與印度兩種說法。主張埃及起源者由於皮影戲偶的臉部皆為側臉、眼睛卻是正眼,與埃及壁畫造型相似,因此認為皮影戲最早出現於埃及,後來傳至由中東、印度而漸漸普及到世界各地。另一說則透過田野調查,主張皮影戲最早起源於中東,大約在兩千年前傳入印度,一千年後隨著印度教的傳播又影響緬甸、爪哇與印尼等地,直到現在仍每天搬演印度教的史詩神話故事。在印度南部有兩省(坦米爾南度、喀拉拉)被印度人視為皮影戲的發源地,當地皮影戲至今發展不衰。

宋代,皮影戲由華僑從爪哇引進中國,不但在中國生根發展,也發展出小型、精緻、靈活的皮影戲偶。臺灣的皮影戲最晚在清中葉從潮州傳入,特別盛行於南臺灣,戲團曾經多達數百團,但戰後開始沒落衰微。(註1)

製作與演出

皮影戲偶以羊、驢、牛皮為材料,依照角色的性格雕刻出不同的形象與花紋,經由染色、塗上桐油,最後形成具有相當硬度的人物側影。皮影戲的造型以平面的線、面、紋樣鏤空而成,以一種變形而誇張的手法表現角色的特徵,用色也十分強烈鮮明。戲偶的頭可以取下替換,手、腳、膝、腰也都可以活動,以二或三支筷子操縱演出。(註2)

皮影戲可分成「文戲」、「武戲」兩種,文戲重音樂與唱腔的表現,武戲則強調武打動作與聲光效果,演出則大多配合宗教節慶、酬神、婚喪喜慶等場合。

發展現況

目前臺灣的皮影戲團都在高雄市大社、彌陀一帶,有東華皮影戲團、復興閣皮影戲團、永興樂皮影團、合興皮影戲團、福德皮影戲團等。最著名的師匠張德成(1920~1995)繼承父業,並致力於改良皮影戲,更曾赴日本、美國表演。(同註1)

參考書目

註1. 施翠峰、施慧美,《臺灣民間藝術》,(臺北市:五南,2012二版),頁218~222。

註2. 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臺北市:雄獅,1996十版),頁22~23。

相關閩南語 皮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