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福克納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福克納


教育Wiki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納(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是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小說家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是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以長篇和中短篇小說見長,然而他同時也是一名出版詩人和編劇家。

大多數福克納的作品背景被設定為他的故鄉密西西比河畔,同時他也被認為最重要的南部作家之一。與馬克吐溫、羅伯特·潘·沃倫、弗蘭納里·奧康納,杜魯門·卡波,尤多拉·韋爾蒂,田納西·威廉斯齊名。


目錄

生平

福克納生於密西西比州的新奧爾巴尼,從小深受密西西比河畔的影響,在氣息濃厚的美國南方長大。當他四歲的時候,他全家搬到了牛津鎮的附近,在哪他度過了他的後半生。牛津鎮是他的小說中傑弗遜鎮的原型。而隸屬於牛津鎮里的密西西比里的拉菲特郡同樣也是他小說中虛構的約克納帕塔法郡的原型。他的曾祖父威廉•克拉克•福克納在密西西比州北部是個很有名的歷史人物,在當年南部邦聯軍內任上校,修建過一條鐵路,州內一個鎮也是以他的名字福克納來命名。他還著有幾本小說和其他一些作品,這種文學傳統一直在家中傳承了下來。福克納作品中的「約翰•薩托里斯上校」就是在他曾祖父的基礎上創作而來。福克納深受家庭傳統和南方風土人情的影響。他的作品中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深入刻畫黑人與白人的地位、相處、矛盾等敏感問題,生動描繪出惟妙惟肖的南方人形象。寫作生涯早期,一位編輯錯將他的名字拼為「Faulkner」,福克納本人也決定將錯就錯使用下去。

他最著名的作品有:《聲音與憤怒(喧嘩與騷動)》(1929年)、《我彌留之際》(1930年)、《八月之光》(1932年)、《不敗者》(1938年)、《押沙龍,押沙龍!》(1936年)。他還是多產的短篇小說家:他第一部短篇小說集《這十三篇》(1932年)收錄了他最受文學界讚譽的(也是頻頻被各種文集選錄的)短篇小說,包括《獻給愛米麗的玫瑰》、《紅葉》、《夕陽》和《乾燥的九月》。 1930年代中,為了賺錢他出版了低俗小說類型的《聖殿》(Sanctuary)。其中邪惡、墮落腐敗的主題(伴隨濃厚的南方哥德風格)在今日仍然影響著通俗文學。此書續作《修女安魂曲》是他唯一出版的戲劇;引言就是整個一句話,複雜綿延的結構一直拖了幾頁才結束。他憑《寓言》獲得過普利茲獎;憑《故事選集》死後獲得國家圖書獎。

福克納也是一位出色的推理小說作家,出版過一系列的犯罪小說《馬棄兵》(Knight's Gambit),主角為律師加文·施蒂芬斯(Gavin Stevens,也出現在福克納其他一些小說內),對約克納帕塔法郡的人情世故了如指掌。福克納的很多小說都設在這個虛構的約克納帕塔法郡(Yoknapatawpha County)中,原型是他故鄉所在的拉斐特郡(Lafayette)。約克納帕塔法是福克納作品的標誌,是文學史上有名的虛構地點之一。他在牛津(密西西比州)的故居也改成了博物館,由密西西比大學管理。

後來他在好萊塢開始了編劇的生涯,為《夜長夢多》(The Big Sleep,1946)和海明威的《猶有似無》(To Have and Have Not)改編電影劇本,導演都是霍華德·霍克斯(Howard Hawks)。福克納和霍克斯的秘書梅塔·卡彭特還有一段戀情。

他也是個出名的酒鬼,縱貫一生都浸泡在酒精之中。據傳他在喜事之後會更豪飲,一喝就會持續很久。而且經常躺在床上喝,還要家人帶酒來陪他。有一則趣聞這樣描繪:1949年得知自己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後,他準備在去斯德哥爾摩之前喝得酩酊大醉。通知的當天,他侄子也拿酒來拜訪,慶祝在一場橄欖球比賽中大獲全勝。雖然當時醉得神志不清,福克納還是將這兩件事的時間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子意識到家人是在騙他,改動了去瑞典的日期,為的就是怕他在領獎的時候還醉醺醺的。知道真相後,他還是一直喝到了真正啓程為止。

他在斯德哥爾摩發表的得獎感言是諾貝爾文學獎最精彩的感言之一。他說道:「我拒絕認為人類已經走到了盡頭……人類能夠忍受艱難困苦,也終將會獲勝。」這席發言和他的性格十分吻合。他捐獻了自己獲得的獎金,要「成立一個基金以支持鼓勵文學新人」,最後建立了國際筆會/福克納小說獎。

福克納從1957年起擔任弗吉尼亞大學的駐校作家,直到1962年去世。


觀點

福克納筆下的劇情浸染著人物的複雜心理變化,細膩的感情描寫穿插其中。他作品最大的外在特點是綿延婉轉、結構極為繁複的長句子和反復斟酌推敲後選取的精巧辭彙。他一生多產,令很多美國作家羨艷不已,不過也有很多人對其持批評態度。他和風格簡潔明瞭、乾脆利落的海明威更是兩個極端。一般認為他是1930年代唯一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美國現代主義作家,與歐洲文學試驗者喬伊斯、伍爾芙、普魯斯特等人遙相呼應,大量運用意識流、多角度敍述和陳述中時間推移等富有創新性的文學手法。


著作

《士兵的報酬》 (Soldiers' Pay)(1926)《蚊群》(Mosquitoes)(1927)《薩托里斯》(Sartoris)(1929)《聲音與憤怒(喧嘩與騷動)》(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我彌留之際》(As I Lay Dying)(1930)《聖殿》(Sanctuary)(1931)《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1932)《塔門》(Pylon)(1935)《押沙龍,押沙龍!》(Absalom, Absalom!)(1936)《不敗者》(The Unvanquished)(1938)《野棕櫚》(If I Forget Thee Jerusalem (The Wild Palms/Old Man))(1939)《村子》(The Hamlet)(1940)《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1942)《闖入墳墓的人》(Intruder in the Dust)(1948)《修女安魂曲》(Requiem for a Nun)(1951)《寓言》(A Fable )(1954)《鎮》(The Town)(1957)《大宅》(The Mansion)(1959)《掠奪者》(The Reivers)(1962)《春景》(1921)《大理石牧神》(1924)《這片大地》(1932)《綠枝》(1965)《密西西比詩歌》(1979)《海倫與密西西比詩歌》(1981)


影響

在他獲得諾貝爾獎之前,他幾乎無人所知儘管他的作品頻頻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中期被發表。他現在被認為是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