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符號互動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符號互動理論


教育Wiki

符號互動理論(sysmbolic interactionalism)

目錄

定義
符號互動理論的研究是採用微觀的方式探討人際關係中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主要代表人物為米德。
米德的自我概念
米德認為人類的心靈在互動過程中透過符號互動而發展,他可以使人認識自我。
對米德而言,心靈是可以被研究的,心靈的運作清楚呈現在人們的行為中,我們在思考週遭其他人事物的關係而做出反應時,也可以想像在此情境中的其他人會如何看待我們,我們又如何透過別人來想像自己,這就是自我意識的能力,米德將一個人的心理特質稱為自我(minds)。
米德提出「社會的自我」,強調自我的發展會不斷的與他人和他人的行動方式產生互動,例如:小孩首先是從模仿中學習,藉由在好玩的遊戲中模仿他人的行為。經由這種社會化(socializatuon)的過程,個人學習各式各樣的的社會角色。透過模仿這些角色,小孩正漸漸學習如何用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以及如何負起相關的責任,形成了人與人互動的基礎。但社會有各式各樣的人,不可能對所有人都有清楚的概念,於是小孩會對其他人慢慢形成一種普遍化的想法,概括且依某些特徵來思考事物,米德稱這種普遍化的傾向為概括化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s)。
三種基本假設
符號互動理論認為,在人際關係中,個人對於他人的行為並非產生直覺的反應,而是透過思考詮釋,然後針對他人行為的意義,產生文字等抽象的符號媒介,主要假設有三種:
  1. 是人對事物所採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個人的意義為基礎。
  2. 是這些事物的意義源自於個人與其同伴的互動,而不存在於這些事物本身之中。
  3. 是當個體在應付其所遇到的事物時,會透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這些意義。
符號理論的觀點就是,欲了解一個人的行為,就必須先了解他生活的團體行為,將社會看成是一種動態實體,是經由持續的溝通、互動過程形成。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符號互動理論
英文關鍵字:sysmbolic interactionalism
參考資料
彭懷恩著。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2012年初版,頁20-22,風雲論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