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紮根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紮根理論


教育Wiki

  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為質性研究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在運用的過程中,理論會從資料當中浮現出來,而紮根理論的目的就是從實際研究中統整出理論。紮根理論的關鍵要素:理論抽樣、持續性的比較方法、特定的編碼方法,則是理論得以從資料中浮現重要步驟。紮根理論的特色在於嚴謹性與系統性,但又能從龐大的資料中,找出相較量化研究更能符合研究對象的詮釋與表徵。

目錄

意義

  紮根理論最早在1960年代由Barney Glaser和 Anselm Strauss兩位社會學家所發展出來,為一種方法論。 Strauss和 Corbin認為:「紮根理論是思考和研究社會真實存在的一種方式」(Lichtman,2010)。紮根理論的研究出自於研究者發問有關在特定脈絡中的人的問題,紮根理論的研究者為瞭解經驗的模型,而蒐集參與者生活的經驗資料,為了正確詮釋参與者的想法,進行深入訪談以證實或釐清觀念。雖然紮根理論受到被研究者經驗詮釋的影響,但對研究者來說,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賦予感興趣的議題一種具系統的詮釋,而非找尋客觀的解釋方法(王文科、王智弘,2002)。

  紮根理論是一種具社會批判的研究方法,為一種質性研究,並為社會現象提供一種豐碩而複雜的詮釋基模。所謂「紮根」,即是研究者先對一未知領域感興趣,並經由系統化方式蒐集資料,並以資料為本,將零星的資料歸納、整理、分析、詮釋,而聚焦形成理論(陳昺麟,2001)。

使用程序

  紮根理論的研究程序一般可以分成五階段、九步驟,其步驟嚴謹且具系統性,以下將做詳細的說明(Pandit,1996):

  1. 研究設計:文獻探討(提高先備知識)、立意取樣。
  2. 蒐集資料:設計嚴謹的資料蒐集方法(建立研究資料庫,例如:參與觀察、晤談技術、文件分析等)、進入研究場所。
  3. 資料整理:整理筆記、錄音檔等,使其有系統建檔,以幫助資料分析。
  4. 資料分析:分析資料(分析的方法包括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主題編碼三項,開放式編碼是將資料打散、解構,並進行仔細的比較、檢視,接著進行概念化並劃分範疇;主軸編碼則為將不同範疇連結,將範疇概念有明顯連結的概念結合在一起。研究者需在此步驟中找出範疇間的關係,所以包含兩層次的分析,一是使用資料呈現最真實的字句,二是包含研究者將資料概念化的分析;最後則是主題編碼,其為最為抽象的步驟,研究者需建立一個核心範疇,而此範疇需連接其他範疇。核心範疇在於能解釋說明整個故事及反應出不同面向範疇的關係。在資料分析的階段,研究者會不斷重複譯碼檢驗,宜提高資料的可信度與及可靠性,同時建立嚴謹度。)、理論取樣(找尋不同樣本的集合,以形成初步理論。在資料分析後,運用歸納與演繹形成初步理論,再繼續分析其他立意抽樣出的樣本,並持續修正理論模型,直至理論飽和為止。)、形成理論飽和。
  5. 文獻比較:導出的理論與既存的文獻作比較(如果推導出來的理論和文獻有些衝突,這樣比較修正,有助於提升整體研究構想的改進,進而提升內在效度;若是和文獻符合,這樣的比較則也助於研究發現普遍化的推論,而提高研究的外在效度。)

  但Conard(1978)和Lichtman(2010)在文獻探討的步驟則有不同看法,其認為文獻會影響研究者個人的主觀意識,所以並不建議在一開始就閱讀文獻。

關鍵字

中文:紮根理論、編碼、質性研究

英文:Grounded theory

參考文獻
  1. Pandit, N. R. (1996). 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e Qualitative Report, Volume 2,Number 4, December,1996,3-4.
  2. Strauss, A & Corbin, J(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3. 王文科、王智弘(編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第五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4. 江吟梓、蘇文賢(譯)。Marilyn Lichtman著。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 陳昺麟(2001)。社會科學質化研究之紮根理論實施程序及實例介紹。勤益學報。第十九期。頁327-342。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