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維高斯基(L._Vygotsky)的近側發展區觀點_Zone_of_Proximal_Development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維高斯基(L._Vygotsky)的近側發展區觀點_Zone_of_Proximal_Development


教育Wiki

近側發展區間(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是由前蘇聯發展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提出的學習理論,指學習者現時及實際可達到的發展的差距。這個差距是由學習者的獨立解題能力及其潛在發展水平而決定的。換句話說,就是學習者的學習能力以內,但暫時未能理解的知識。


利維·維谷斯基|維高斯基認為,人的發展有兩種層次:實際發展層次與潛在發展層次。實際發展層次就是讓·皮亞傑|皮亞傑所謂的兒童發展階段,什麼樣的階段有什麼樣的能力;潛在發展層次則是在大人或同伴的合作下,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兩者之間的差距,維高斯基稱之為「近側發展區間」。每個個體的基本能力(實際發展層次)和近側發展區間都不同, 最好的教育應該要考慮到學習差異|個體的差異,而這也是學校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


“近側發展區間”的概念與Jim Cummins的「資訊+1」理論很相似。學習者不能在未有先前學習基礎或架構的情況下建立新的知識。維谷斯基認為,學習可以帶領成長,而一個學習者可以做的工作(Task)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等級:

  1. 可獨立處理工作
  2. 鷹架理論|鷹架
  3. 需協助才可完成的工作


當中的鷹架是一個介乎學習者有能力與沒有能力獨力完成的工作之間。他認為,假若沒有人協助學習者去把新的知識與舊有的知識聯繫,學習者一般不能獨自跨過這個學習上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維基斯基所謂的“可發展區域”。


維谷斯基認為,學習者在有能力者的帶領和輔助之下,他有能力可以完成的動作會有所增加。而當學習者在這個鷹架裡,他們能夠學習如何獨力完成有關工作。一但他們成功了,就可以擴展自己的“可獨立處理工作”範圍。這就是維基斯基對於兒童學習的理論中心。


一個個體能在「更有能力的他人」之幫助協作下,表現出更高層次的能力(competence),維高斯基式的說法,就稱為近側發展區間(ZPD)。近側發展區間在維高斯基的研究中,是相當具有爭議性(arguably)的理論建構之一。

Palincsar,一個結合了近側發展區間理論和鷹架理論,而且做出可觀研究成果的學者,最近宣稱:「(近側發展區間)也許是出現在當代教育學文獻中,最多人使用、也是最少人了解的理論構築之一」(Palincsar, 1998, p. 370)。她會這樣說,最主要的理由是人們已經誤解了近側發展區間理論一開始的意旨,並且從它的理論架構中將它剝除,只把它當成一種解釋工具,無法認知到它的描述性力量;人們把「更有能力的他人可以建立起一種空間,以協助更好的表現」這件事看得太重,導致在近側發展區間理論中,中介學習活動對「不同文化構築(包括文化構築本身的元素)」可能發展的範圍產生了忽視。(Palincsar, 1998)

Chaiklin在討論近側發展區間的「一般性詮釋」時(Chaiklin,2003,p. 41),認為這些詮釋由三個假設所組成 - 首先是普遍性假設---近側發展區間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其次是協助假設---和Palincsar的討論相似,近側發展區間理論被重組為「假設學習需要更有能力他人的涉入」;最後是潛力假設---近側發展區間是學習者的先天財產,它使得學習者能夠最好地、經歷最少困難地進行學習。Chaiklin並進一步評論了上述「一般性詮釋」的三個基礎。

第一、近側發展區間理論必須以全時、全貌的發展來看,而非以個別技巧的學習來看。第二、在被「更有能力的他人」指導或協作的過程中,孩童可以做得更多更好,這是一個可被接受的事實。許多的研究者忽略的是,「協助」,與它對「學習技巧及學習者的全面發展」的關係;研究者忽略了對上述關係意義的了解。最後,學習者的潛力並不是孩童的財產(就像我們說:"在這個發展階段,她處於她的近側發展區間"這句話所隱涵的意思),而勿寧說是尚未成熟的孩子參與學習的「指標」(或者,如果你喜歡的話,在心理學功能上可稱為「測量」),這個指標,是一種「(更有能力的他人)富含意義之涉入」的跳板。

Chaiklin提出了幾個可以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包括近側發展區間理論和鷹架理論的關係)作為其論文的結論。他建議我們,在從維高斯基的原初意旨出發進行引申之前,最好能先從文化和歷史的脈絡中,回顧一下維高斯基的原始理論建構。

(a) 維高斯基嘗試著給出一系列提問,這些觀念在當代文獻中沒辦法找到適切對應。


(b) 許多不同作者所提出的「解決」或「新發展」看起來都沖淡了上述基本理論的提問,而且並非對理論的釐清或深入。


(c) 許多已被提出的爭論、批評、關照,根本直接就錯了,要不然就是沒有直指維高斯基的理論視野。想使用近側發展區間這個概念的人,至少應該試著了解,維高斯基提出這个概念時,所想處理的特別理論和概念問題。



鷹架式知識整合

鷹架理論(Scaffolding)是心理學家維高斯基[Vygotsky]所提出的教學理論,學生在主動建構知識的歷境裡碰到困難時,依據維高斯基所提出的「[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理論,較高的潛能發展階級,是需經由成人的輔導或其他高能力的同儕合作所決定的(Vygotsky, 1978)。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可透過電腦網路的基礎鷹架,提供學習者學習的基礎路徑(楊振嘉,民89)。Linn(1995)在陳述知識統整環境(Knowledg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KIE)的設計理念時,曾提出「鷹架式知識整合」(Scaffolded Knowledge Integration, SKI)之學習理念。SKI 主要包含四項重點(引自陳明溥,民88):

  1. 確認新的學習目標(Identify New Goals for Learning):由於KIE 著重建構式的學習,讓學習者以主動的方式參與知識建構的過程。因此KIE 鼓勵學生將生活中各種有關科學的想法都帶到科學教室中來做進一步的探索,亦將所獲得的科學概念帶到生活中去驗證。於是,KIE 提供思考性的工具協助學生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適切的評估個人進一步探索的方向與目標。
  2. 思維透明化(Make Thinking Visible):KIE 多元化的教材深度允許學生建構出自我的理解概念,並經由提供輔助的鷹架工具,來呈現學生的過渡概念(Intermediate Concept)。學生可透過反覆驗證的過程,將自己的質樸概念(Naive Concept)透明化,並逐漸修正成更正確的科學概念。
  3. 鼓勵成為終身學習者(Encourage Lifelong Learning):由於科學學習是不斷追求真理的過程,因此SKI 的目的在協助學習者發展自我監控學習的能力,包括呈現概念、建立學習模組、運用學習策略、評鑑驗證方法,與自我激勵等,學生將會藉由此種真實科學情境的探索過程、後設認知之反思與監控(Refl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Meta-Cognition)成為自發性的終身學習者。
  4. 提供社會性支持(Provide Social Supports):電腦網路實現了建立虛擬學習社群的可能。在社群理念中,學習者同時具有正式與邊際式的參與機會(Lave & Wenger, 1991),在提供適切的互動工具或鷹架,促進學習參與協商的活動,使社群份子彼此分享、分工合作,進而達成提昇社群整體知能之效果。

近期Linn & Slotta (2000)更提出網路化科學整合環境(Web-based IntegrationScience Environment, WISE) 的學習理念,除上述鷹架式知識整合的教學重點外,強調以WISE 學習理念的課程設計引導學生建構科學概念,幫助學生藉由合作學習的歷程獲得更有效的學習。由此可知,運用網路化的教學環境,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傳統的知識傳播者,而是在一個引導者的位置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並以「架設鷹架」的方式支持學生學習;在網路化學習中教學如何提供適性的學習鷹架,提供學習者一種主動探索的學習機會,當學生越來越熟練時,便可以逐步撤除支持的鷹架(翁榮源,民89;林雲龍、李天佑,民90)。而藉助網際網路的龐大資料庫,與各種搜尋引擎進行探索,教師將可輕易的架構鷹架,充分發揮知識引導者的角色,並藉由網路互動的特性,因應各種不同程度學生的個別差異,提供學生不同程度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