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美國教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美國教育


教育Wiki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America,縮寫:USA),簡稱美國,是由50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目錄

基本原則
美國學校至度有下列六項基本原則(註一):
一、地方分權制:美國教育的行政制度是地方分權制,教育的最高全力在洲,洲再把權力委讓學區負責,因此學制十分多元。
二、免費、強制與普及的義務教育:美國人認為教育是培養公民實施民主自治的基本能力,所以各洲都有規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年限與年齡,因洲而異。
三、單軌制:美國人認為所有人民,不分性別、種族、階級、宗教,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一律平等。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一脈相承,且無入學考試。
四、容許私立學校有高度的自由發展:美國雖然在中小學實施義務教育,且強迫家長將小孩送入學校就學,卻不能強迫他們一定要送進公立學校就讀,由於私立學校有高度的自由,可以表現其特點及實驗精神,故家長可以選擇私立學校。
五、宗教與教育分開:根據美國憲法規定,宗教與政府分開,美國學校亦不得設置宗教科目。
六、全民教育:美國重是天賦人權,尊重個人尊嚴與價值為其民主基本概念。
學校制度

初等教育(elementary school)

美國的初等教育已經十分普及。公立小學不收學費,由政府設立及維持。
傳統小學為六年級制,六歲入學,十二歲畢業。但由於義務教育的年限由洲限定,故各個洲都不近相同。1998年的統計顯示,其中以五年制(32.1%)最多。
教學科目主要有英語、社會、數學、科學、藝術、音樂、健康及體育、外國語。小學課程以教導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為主,因此以英語閱讀、寫作、文法、拼字及數學為主要核心內容。

中等教育(high school)

初級中學及中間學校

初等教育之後是初級中學或中間學校。初級中學(junior high school)的功能在銜接小學及高中教育,以學術預備為主要目標。為解決初級中學的問題,於是增設較具有濃後改革及開放教育色彩的中間學校,重視個別學生的需要。

傳統式高中(high school)

1.綜合型高中:以培養未來通才型的公民為主要目標,兼顧學術預備及就業預備。
2.專門型高中:以培養某些專門人才為目標,以適應學生的特別需求為原則。如各類藝術、體育、數學等資賦優異學校。
3.職業型高中:提供學生較密集的職業選修課程,已變是應學生將來就業需求。

新型態中學

1.自由學校(free school):較為自由、以人性為主的新學習環境。
2.替代性學校(alternative school):被是為自由學校運動興起後,試圖替代公力學校教育的新型學校。
3.磁性學校(magnet school):具有學校特色及允許跨學區就讀,除了基本課程以外,可以習得特殊專長的學科。
4.委辦學校(charter school):推動有特色之教育,與磁性學校的差異在於,委辦學校由家長、教師或企業等為主體申請承辦,與社區訂立契約,使用公費而運作之公立學校。

高等教育

教育類型

1.綜合大學(universities)
2.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s)
3.專業大學(separately organized professional schools)
4.初級學院(私立)或社區學院(公立)(junior colleges/community colleges)

招生方式

1.開放型(open):只要高中畢業,即可申請入學。
2.符合資格入學型(selective):憑高中畢業證書、特定課程選課證明或學業成績等符合規定證明即可入學。
3.競爭入學型(competitive):需提出學頁性向測驗成績(SAT I)或美國大學測驗的分數(CAT),並參考中學時的成績(GPA)。大多數學術水準較高的院校均採用此入學方式。(註二)
參考資料
(註一)林清江著:《比較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7月初版九刷。
(註二)楊思偉著:《比較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一刷。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美國教育
英文關鍵字:America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