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莫那‧魯道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莫那‧魯道


教育Wiki

莫那‧魯道(Mona Ludao,1882~1930),南投霧社泰雅族賽德克族頭目,1930年霧社事件的發起人。

目錄

生平

早年

莫那‧魯道是南投霧社泰雅族賽德克人,父親魯道‧魯黑(Ludao Luhei)是泰雅族馬赫坡社的頭目,也是霧社地區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莫那‧魯道高大剽悍,13歲時便開始出草。(註1)

與日本的舊恨新仇

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統治初期,日人尚且以法律消極否認原住民人格、土地所有權,1902年後則開始積極侵奪原住民土地與資源,並以「教化」、「改良風俗」等理由禁止打獵、文面等習俗。

明治42年(1909),莫那‧魯道的妹妹狄娃絲‧魯道(Tewas Ludao)嫁給日本警察,數年後該警察意外失蹤,日人卻未協助撫卹,狄娃絲只能回到部落過著悲慘的生活,莫那‧魯道因此對日人懷恨在心。

1911年,莫那‧魯道與其他日本頭目被日本殖民政府安排赴日觀光。日人原先的用意是使原住民頭目臣服於日本強大的國力,也確實有部份頭目因此畏懼、親日,但莫那‧魯道卻更加厭惡日本對臺灣的不平等待遇。

大正9年(1920),沙拉茅社(Salamao,今臺中市和平區)爆發抗日事件,莫那‧魯道本來計畫趁機發起抗日行動,不料被日警察覺,並將他們全數編入沙拉茅社討伐隊;1924年莫那‧魯道再度計畫襲擊日警駐在所,在日人的嚴密監控下又告失敗,雖想反抗卻苦無時機。

昭和5年(1930),日人為興建學校宿舍,僱用馬赫坡社的泰雅族人搬運木材。然而不僅工時長、工資低廉,更強迫族人用肩膀扛運(賽德克人習慣以背袋揹負重物)。(註2)最令族人憤怒的是,日人砍伐木材的地方正是族人的獵場,也是傳說中祖先發源的聖地。同年,莫那‧魯道的兒子塔達歐‧莫那(Tadao Mona)與日警發生口角鬥毆,前去賠罪卻被拒絕、恐嚇,種種於公於私的怨恨更堅定莫那‧魯道抗日的決心。

霧社事件與遺骸

同年10月27日,莫那‧魯道率領6個部落的三百多名壯丁,突襲霧社駐在所、郵政局、商家,以及公學校運動會,造成134名日本人喪生。事件傳出後,日人出動大批軍隊,並動用飛機、毒氣鎮壓,族人傷亡慘重。12月1日,莫那‧魯道眼見大勢已去,於深山中舉槍自盡,時年48歲。(註1,2)

1933年,莫那‧魯道的遺骸意外被發現,被送至台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作為學術研究標本。直到1974年在族人強烈要求下,才遷葬至霧社「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旁。

參考書目

註1. 詹素娟、浦忠成等,《台灣原住民》(臺北:遠流,2001),頁112~119。

註2. 李筱峰、莊天賜,《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臺北縣:玉山社,2004),頁33~39。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