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蔡元培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蔡元培


教育Wiki

目錄

介紹

蔡元培(一八六八-一九四○)是一位在多方面有所貢獻的人物。他的一生,幾皆與教育、學術、文化事業有關。在清末民初,他曾兩度遊學歐洲,埋頭學習,以擷取新知,前後長達八年之久,多半是在德、法兩國。他曾親炙歐洲文藝復興後的科學精神以及法國大革命後的思想潮流,又曾置身於歐洲空前的大戰之中,留有透澈的觀察;使他對德、法兩國的思想、文化、宗教、道德、教育精神及教育制度等,有極為深刻的認識。這對他以後主持全國教育行政、整頓北京大學,以及領導中央研究院,都有得大的助益和影響。

家世

蔡元培,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今紹興縣)人,清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一八六八年一月十一日)生於紹興城內。他的先世,在明朝末年由諸暨遷到山陰,從高祖開始全家都是經商的,只有他的六叔銘恩(茗珊)讀書,以廩膳生鄉試中式。元培在他叔父的幫助和指導下,讀了許多中國經史典籍,如:四書、五經、史記、漢書、文史通義和說文等。所以他雖生為商家子,但終於走到讀書的路上去,從而決定了他以後發展的方向。

教育與運動革命

戊戌政變(一八九八)發生後,元培認為康、梁之所以失敗,是由於不先培養革新人才。同時,他也看清楚了滿清政府的腐敗,革命的不可避免;於是棄官歸里,興辦教育。於此,可見他從事教育工作的動機所在。他最先出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校中的功課,有我國舊學,也有粗淺的西洋學科。這是他服務於新式學堂的開始。當時教員中有新舊兩派,他與杜亞泉等提倡新思想,時與舊派辯論,舊派運動堂董出面干涉,於是憤而辭職。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在上海擔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鼓勵學生自由閱讀,並於批改課業的評語中,提倡民權之說。從戊戌政變到同盟會成立這段時間,元培毅然放棄了十年寒窗、夢寐以求的翰林頭銜,以及很好的出路,回到紹興和上海,藉著教育工作來宣傳革命,凡是與革命有關的組織,他無不參加活動,或為主要發起人,或擔負重要責任,然後與國民革命匯合。這些國內革命的伏流,不僅直接間接促進了同盟會的組織,也為辛亥革命建立了一個不拔的根基。清末,知識分子參加革命行列的很多,但其中具有傳統功名者,所佔比例甚小;而以翰林高官獻身革命者尤少,元培是其中之一。他之所以參加革命,實導源於其愛國心與自由思想;而環境對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他生長在浙東,凡明清之際如黃梨洲、張蒼水、全謝山諸大儒的民族思想,他都潛接而默識之。嚴復譯天演論的時候,常說「尊民叛君,尊今叛古」的話;「物競」、「爭存」,更成為當時的口頭禪。梁啟超的高唱「破壞」,譚嗣同的「衝決網羅」,以及俞正燮「認識人樣」、「認識時代」等見解,在在都深印在他的腦海裏。同時他又吸收了十九世紀民主自由新思想,醞釀激盪,自不會再為忠君的舊觀念所束縛。

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民國成立,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元培被任命為教育總長;臨時政府北遷後,仍蟬聯教育總長。這時,中國政體,已由專制改為民主,除舊佈新,一切草創;而各方對新教育的精神、制度與內容,頗多意見。元培既身負教育重任,於教育方針,不能不有所表示。他認為當時教育界所提倡的軍國民主義及實利主義,固為救時之必要,而不可不以公民道德教育為中堅。欲養成公民道德,不可不使有一種哲學上的世界觀與人生觀。而涵養此等觀念,不可不注重美育。因將清季學部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五項宗旨加以修正,改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項。他又在所召開的臨時教育會議上闡明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意義,權利與義務的正當關係,並提出各項重要議案在會中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