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裴斯塔洛齊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裴斯塔洛齊


教育Wiki

裴斯塔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長眠於此。一七四六年一月十二日生於沮利希,一八二七年二月十七日於卜孤多福逝世;在新莊為貧民的救濟者,以「廖德與葛妹」教誨民眾,在斯丹茲為孤兒之父,於卜孤多福創辦國民學校,在伊佛登則為人類的教育家;他是:一個真正的人、真正的基督徒、真正的公民,犧牲自己,一切為人。願上帝祝福他!在西洋教育史上,裴斯塔洛齊的多彩多姿,可以說是空前的。我們說:近代教育的基本概念,賴盧梭、裴斯塔洛齊、福祿貝爾三大教育思想家才能建立,這誠非過言。盧梭以一個「夢幻者」預言教育應循的途徑,裴斯塔洛齊卻以八十一年的生涯,在新壯斯丹茲、卜孤多福、墨恆布西、伊佛登等地親自實驗盧梭的預言,且加以修正,樹立了教育愛的楷模。

裴斯塔洛齊遇到兒童有頑固、粗暴的情形,就以嚴格的態度糾正他,有時候甚至不惜施以體罰。他也知道從教育的原理來說,體罰應該避免,然而他「實施懲罰後,立刻與兒童握手,去吻他們,兒童們也就非常高興」。可見只要以純粹的愛為出發點,並不會給兒童們壞的印象,也不致引起他們的誤解。他說:「教育家如果想要指導兒童,這種善不應該是動擺不定的,必須在本質上是善的,並且要讓兒童知道善的存在。」這是值得洗耳恭聽的。裴斯塔洛齊在斯丹茲書簡中敘述:「我和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他們把世界置諸腦後,也忘卻了斯丹茲,只知和我在一起,我也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們的飲食就是我的飲食,我是一無所有,沒有家庭、沒有朋友、沒有僕人;有的,只是兒童。無論他們是健康的時候或是疾病的時候,我都跟他們在一起。我睡在他們的中間,最遲上床,卻起得最早。我順應他們的要求,在他們就寢以前,在床上一起禱告,並且教育他們。」當時裴斯塔洛齊是五十三歲,他說:「我想我是這個社會上最不適宜做這個工作的人。……然而我卻貫徹地去做了,我所憑藉的就是愛。有真實的愛,並且不怕背負十字架的時候,愛就具有神的力量。」難道還有比這種真摯的教育愛更崇高的境界嗎?裴斯塔洛齊是教育史上的偉大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對於世界的教育界有很大的影響。在教育實踐方面,德國、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國都深深受其啟導。

  裴斯塔洛齊之真正偉大處,在於他有一顆純粹的愛心。他之所以能置身於窮困之中而不忘救濟貧苦兒童,傾家蕩產在所不惜,歷盡艱險亦不動搖,這都是由於愛心使然。

  裴斯塔洛齊並不是教育理論及方法上的教育家,他是生活實踐上的教育家。不佩服他的學說與方法的人,只要目睹他的生活、瞭解其心情與教育熱忱,無不由衷欽敬。他一生努力的事蹟將永垂史冊,為後世從事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也是鼓舞教育工作者精神力量的泉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