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譬喻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譬喻


教育Wiki

譬喻,又叫比喻、取喻。在古今詩文中,運用最廣,如<禮記‧學記>所言:「不學博依,不能安詩。」譬喻能幫助作者解說、美化和暗示。(註一)

目錄

結構
論及譬喻,其構成成分有三種:喻體、喻詞和喻依。(註二)
1.喻體:屬於被說明比擬的主體。
2.喻詞:動詞,包括「如、似、像、是、成、為」等,用以銜接。
3.喻依:用來說明比擬主體的事物。
以下以喻體為A,喻依為B來進行舉例分析:
1.羅青<七夜樹‧奇怪的水龍頭>:「記憶(A)是一個奇怪的水龍頭(B)。」
2.伽利略:「生命(A)有如鐵砧(B),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生命的火花。」
種類

明喻

明喻是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者兼備的譬喻,喻詞以「像、如」來表現,運用十分廣泛。如:
1.《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2.陳之藩<失根的蘭花>:「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

隱喻

隱喻又稱暗喻,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者兼備,但喻詞以「是」來代替明喻的「像」,文言文也會在句末加「也」字。如:
1.張曉風<曉風小說集‧訴>:「愛是一種繩索。」
2.托爾斯泰<藝術論>:「藝術是生活的鏡子。」

略喻

略喻是保留喻體和喻依,但省略喻詞的譬喻技巧。如:
1.「人山人海」,原意為「人多如山,人多如海。」
2.《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道。」是喻體,「玉不琢,不成器」是喻依。

借喻

借喻是省略了「喻體」和「喻詞」,只剩下「喻依」。如:
1.楊煥<夏夜>:「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用「珍珠」比喻星星,「銀幣」比喻月亮。
2.顧炎武<廉恥>:「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
→用此兩句比喻「君子處在亂世,不改變節操。」
参考資料
(註一)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5月初版。頁22-44。
(註二)張春榮著:《修辭行旅》,台北:東大圖書,1996年1月初版。頁51-128。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譬喻、比喻
英文關鍵字:metaphor
相關閩南語 比並比喻比較比論供體譬相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