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轉移作用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轉移作用


教育Wiki

轉移作用(Displacement)

定義

個體把對某人事物積鬱的情緒、衝動(通常為負向),轉移到另一個比較不具危險性與威脅性的人事物身上,以尋求發洩,減輕自己的精神負擔。屬於神經症性的防衛機轉(Neurotic Defense)。

佛洛依德認為轉移作用是處理攻擊、性衝動最好的方式,基本驅力是無法改變的,但滿足驅力的對象則可以改變。

轉移作用的發生歷程,是個體將負面之情緒、想法經強行抑制後,由於不敢對受挫的來源表示不滿,因此將具有敵意、不愉快的情緒脫離原來之軌跡,轉移至另一觀念、對象,或人物,將其負面情緒發洩在較安全的對象上。

應用與舉例

轉移作用可以解釋許多人際磨擦,其個體衝動的性質及其目的並未改變,只是遭受發洩的客體改變,變成原始對象的替代。例如一個被父親嚴厲處罰的孩子,會想痛擊父親作為報復,但他明白自己的力量有限不可能打贏父親,因此他可能轉而欺負家中的幼小弟妹或攻擊學校裡的弱小同學,作為替代。又例如,被老闆痛罵而一肚子火的上班族男子,晚上回家便容易挑剔妻小的缺點爆發爭吵,以發洩白天的火氣。而一個學生通在學校裡受了挫折與委屈,回家後就把氣出在家人身上,父母多說一句他都嫌嘮叨。

參考文獻

Hayashi Tatsunori(無日期)。心理防衛機轉。2009年7月4日,取自:http://www.angelfire.com/hi/hayashi/defense_mechanism.html

Wikipedia(2009). Defense Mechanism. Retrieved July 4, 2009,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F%83%E7%90%86%E9%98%B2%E5%8D%AB%E6%9C%BA%E5%88%B6

現代人的悲歌---論心理防衛機制(無日期)。2009年7月4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so6OhCSTHhP.IAnkGhsWSA--/article?mid=870

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理學(Robert J. Sternberg原著)。台北市:雙葉書局。

楊淳斐(2000)。一般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2009年7月24日,取自:台灣心理諮詢諮商網-心理教學園地教學網http://www.heart.net.tw/mind/defens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