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韋伯的理性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韋伯的理性化


教育Wiki

韋伯的理性化理論

(一)目的:用於描述西方現代社會如何朝向理性化發展,就是如何被效率、可預測性、可計算性以及非人性技術的控制所支配,所謂理性化的模式就是科層制。(二)形式理性:行動者在受規則、規律以及龐大的社會結構的形塑時,尋找最理想的方式達成本身所欲求的目標。(三)重要性:形式理性之形成是世界歷史的重要發展:過去價值理性,人們信奉或模糊與普遍遵循的價值體系,作為尋找達成目的的機制(如宗教)。1. 行動者利用制度化規則,協助判斷怎麼做比較恰當。2. 給予行動者極少的選項來選擇完成目標的方式。

特點(目的、理想面)

1. 最有效率的組織結構:能夠處理需要大量人力以及繁忙文書處理的工作。2. 強調量化:成員表現好壞,以人員工作相關數值來斷定。3. 可預測運作方式:科層組織已具備穩固的規則與規範,使得科層式組織同時是以一種可預測得方式運作。4. 強調以規則、規範以及制度取代個人式的判準,來掌控人們,不允許其他有別於組織規定的方式完成工作。

缺點(問題、實際面)

1. 去人性化:工作的員工受到某些機器的取代,凡事皆須依照一定標準運 作;接受服務的顧客也僅能接受某項特別服務,並且只能在特定的組織獲得。2. 品質低落:因為組織內部繁瑣的程序使科層制逐漸增長,漸漸失去效率; 此外過於強調量化層面,使品質低落。3. 不可預測性高:組織成員不清楚自己應該負責什麼,以及客戶沒有得到預期的服務,故組織運作變得不可預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