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頂下郊拚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頂下郊拚


教育Wiki

清朝咸豐3年(1853),艋舺地區(今萬華)移民由於信仰不同、爭奪商業利益而爆發的大規模械鬥。

目錄

背景

清代艋舺地區的移民主要有閩南人、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泉州安溪人、泉州同安人。臺灣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當時的艋舺因鄰近淡水河,舟楫之便使得商業活動漸漸發達。當時商業公會組織稱為「郊」,先來的三邑人組成「頂郊」,晚來的同安人因與廈門交易為主,因此稱「廈郊」或「下郊」。

由於三邑人在艋舺落腳較早,控制碼頭並且向往來的商船抽取「從價稅」,同安人商業利益受到牽制,為此雙方偶有衝突,加上信仰的不同,終於在1853年爆發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械鬥之一。(註1,2)

經過

1853年8月,在衝突已久的雙方中,三邑人率先發動攻擊。由於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隔著安溪人所建的艋舺清水祖師廟,且池沼遍布,難以發動大規模攻擊,三邑人因此向安溪人借道,商議燒毀清水祖師廟,日後再協助重建。於是三邑人自艋舺龍山寺出發,越過沼澤、燒毀清水祖師廟,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焚屋毀舍,史稱頂下郊拚。

敗逃的同安人逃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最後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重建廟宇街市,利用淡水河從事對渡貿易。頂下郊拚後,艋舺的下郊就此消失。(註3,4)

與頂下郊拚有關的廟宇

清代艋舺地區的移民主要有閩南人、泉州三邑人、泉州安溪人、泉州同安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族群各有自己供奉的神與廟宇:三邑人以龍山寺為商業、行政中心;安溪人以主祀清水祖師的祖師廟為信仰中心,同安人則在八甲庄(今老松國小附近)祭祀商人陳金絨家供奉的霞海城隍。

艋舺龍山寺

龍山寺由三邑移民(晉江、南安、惠安)所建,三邑人將頂郊設於龍山寺內,頂郊商業力量堅強,並擁有豐富資源,舉凡道路闢建、義渡、義倉、賑災、巡更等公共事務都由其負責。此外更自設兵勇,除了防範海盜、維護秩序外,也有攻擊威嚇競爭對手的作用。(註5)

艋舺祖師廟

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早期臺北盆地周圍多安溪移民,因此臺北地區清水祖師廟林立。其中以艋舺祖師廟最具歷史特色,它見證了當年影響臺北地區甚深的械鬥「頂下郊拼」。當時三邑人計畫攻打同安人,礙於地形不便大規模攻勢,而向安溪人要求燒毀祖師廟,答應事後協助重修。事件後,三邑人毀約,廟方只好自力向安溪移民募款重建祖師廟。祖師廟原有三殿,現只餘兩殿,後殿在頂下郊拚時燒毀,迄今未建。

霞海城隍廟

在頂下郊拚發生前,同安人都於商人陳金絨家中祭祀霞海城隍,頂下郊拚後,同安人遷往大稻埕發展,最初仍在陳金絨家中祭祀,咸豐六年(1856)地方人士發起建廟,三年後落成。往後的一百五十多年,霞海城隍廟成為大稻埕的信仰中心,也見證了大稻埕的發展。(註6,7)

參考書目

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68~69。

註2. 〈百年前的艋舺火拚——歷史中的角頭事件簿〉http://digitalarchives.tw/Exhibition/2383/1.html

註3. 維基百科:頂下郊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0%82%E4%B8%8B%E9%83%8A%E6%8B%9A

註4. 維基百科:艋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8B%E8%88%BA

註5. 艋舺龍山寺 - 歷史典故 http://www.lungshan.org.tw/tw/01_4_3_allusion.html

註6. 維基百科: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7%A8%BB%E5%9F%95%E9%9C%9E%E6%B5%B7%E5%9F%8E%E9%9A%8D%E5%BB%9F

註7. 臺北霞海城隍廟 - 創建沿革 http://www.tpecitygod.org/culture-and-history.html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

莊永明,《臺北老街》,(臺北:時報文化1992)

陳乃渠,《臺北霞海城隍廟歷史沿革誌》

李乾朗,《臺灣建築史》,(臺北:北屋,1979)

李乾朗,《廟宇建築》,(臺北,北屋,198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