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頂針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頂針


教育Wiki

所謂頂針,即上句的末字和下句的首字相同,或前段的末句和後段的首句相同,形成上遞下接、蟬連而下的修辭法。(註一)

目錄

詞的頂針

單詞的頂針

指在語文中,使用同一個字產生同一種意思,而上下傳接的修辭技巧。(註二)如:
1.<列子‧愚公移山>:「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2.陶潛<桃花源記>:「復前往,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複詞的頂針

指在語文中,用兩個(含)以上的字組成一個意義,而上下傳接的修辭技巧。(註二)如:
1.佚名<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2.廖枝春<談興趣>:「因為興趣,興趣引他入勝而已。」
短語的頂針
指在語文中,運用同一個短語創造重疊性,而上下傳接的修辭技巧。(註二)
如:<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 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句子的頂針
指在語文中,運用同一個句子創造重疊性,而上下傳接的修辭技巧。(註二)
如:<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
參考資料
(註一)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1985年11月三版。頁385-399。
(註二)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5月初版。頁207-215。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頂針
英文關鍵字:thimble
相關閩南語 針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