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黑面琵鷺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黑面琵鷺


教育Wiki

目錄

黑面琵鷺 Platalea minor

基本資料

科別:朱鷺科
別名:掃鵝、飯匙鵝
體長大小:七十四公分長
保育等級:瀕臨絕種保育類
鳥種區分:稀有過境鳥
活動環境分布:海岸濕地的河口或沙洲水域
外型特徵:嘴長,先端扁平呈匙狀,黑色;眼先黑色而相連,腳黑色;全身大致為白色,胸及飾羽黃色。
習性:警戒心強,不易接近,常單獨或小群混於白鷺群中於海岸附近水田、河口、沙洲覓食;覓食時,會用嘴在水中左右掃動後啄食。<註1>

主要棲息地

黑面琵鷺為冬候鳥,在台灣,主要棲息在台南七股和台南四草,也有小群會出現在屏東林邊及澎湖興仁水庫。

夜行性的黑面琵鷺

雖然羽毛和白鷺鷥一樣也是白色調,但黑面琵鷺卻是夜行性鳥類,多於夜晚覓食活動。
具觀察發現,傍晚時分會由幾隻黑面琵鷺先觀察小白鷺在哪個水域覓食,夜間便領著小群到那個水域進食;牠們會用飯匙一般的長嘴在水中搜尋食物。

互相幫忙的黑面琵鷺

成鳥的冬羽全身白色;夏羽期,後頭有較長的黃色冠羽,胸前也有較長的黃色羽毛。
由於較長的頸部與長嘴使得頭部理羽不方便,因此黑面琵鷺乃發展出互相理羽的特殊行為。<註2>

再不保育就會消失

黑面琵鷺在全球分布的範圍僅限於北韓至越南一帶的亞洲東岸。而在台灣百年零散的紀錄中顯示,黑面琵鷺存在在台南附近的溼地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在國民政府接台初期,物資匱乏,海岸附近居民甚至有使用鯽魚來釣黑面琵鷺來加菜。
曾文溪口每年都有百餘隻的數量來台過冬,但每年的數量卻都沒有明顯增加,反而減少,這才讓保育環境使生態的完整的聲音傳達到大家的耳裡,也開始正視工業開發與土地的永續利用該如何去取得平衡。<註3>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黑面琵鷺
英文關鍵字:Platalea minor


參考書目

註1:自然生態保育系列叢書三,宜蘭縣鳥類資源207頁,張明財及林燕秋撰文,宜蘭縣政府1996年8月出版。
註2:鳥羽,台灣野鳥羽毛圖鑑100頁,郝偉廉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2月發行。
註3:台灣野鳥圖誌102頁,何華仁著,常民文化1996年6月出版。
相關閩南語 烏面抐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