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平衡計分卡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平衡計分卡


教育Wiki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係以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構面,平衡地評估組織的績效,連結目的、評量、目標及行動的系統,轉化成可行方案的一種策略管理工具。

目錄

起源

事由柯普朗(R. Kaplan)及諾頓(D. Notton)於1992年共同發展出來的策略性績效管理工具。「無法評量就無法管理」,這就是平衡計分卡理論背後的哲學,主要功能在使企業認清使命和策略,並將量化指標和企業活動相連接,是企業從口號轉化為實際的行動。

介紹

一、財務構面

衡量區分成三個策略性議題,用以評量企業過去的績效。1. 營收成長和組合2. 成本降低及生產力改進3. 資產利用與投資

二、顧客構面

1. 核心成果量度:市場占有率、顧客滿意度、顧客延續率。2. 特性價值主張:服務屬性、顧客關係、形象與商譽

三、內部流程構面

衡量指標包含時間、品質及成本的表現(產品不良率、退貨率)。

四、學習與成長構面

衡量區分為:1. 員工:員工滿意度、員工延續率、員工生產力2. 資訊系統:策略資訊覆蓋率3. 組織配合度:考核制度、內部溝通管道、團隊績效。

用途:

平衡計分卡具有引導、診斷、改變和整合的特質,有助於提升組織的績效,至於平衡計分卡用在組織上是否能發揮預期的功能,得看高層領導支持和組織本身文化變革而定。由於學校與企業組織特性不同,平衡計分卡的衡量指標未能完全適應學校情境,反導入工作耗時耗力,但若能有效轉化仍是具有正面參考價值。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平衡計分卡英文關鍵字:balanced scorecard,BSC

參考書目:

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20-21,臺北市: 高等教育。自我引導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係指學習者根據自己需求,設定學習目標,決定學習內容、方式、進度和資源,並為自己學習結果負其責任的一種學習歷程。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自我引導學習英文關鍵字:drop out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 p.4-5,臺北市: 高等教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