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速成訓(技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速成訓」為員工訓類型的一種,員工訓的類別,如以受訓時機來分,則有新進人員、新制度實施前、新設備或技術引進、職前養成、專業工作、升遷訓、速成訓等。
  速成訓係在國家社會有急迫的情形下,如戰爭而需要大量技術人力所實施之訓;此種訓學員只接受某種特定之工作中一小部分的技能訓,期盼在最短的時間內可臻技能熟而投入生產行列。此種訓最早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的戰前動員,其後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及韓戰前皆用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功夫。如:「你別打擾他,他正在功。」
職前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任職前所進行的有關認識職務和嫻熟技能的訓,使其充分瞭解工作環境,勝任其職。
習性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性遊戲亦稱功能性遊戲,三歲前的兒童所玩的遊戲通常屬之;亦即當兒童的動作機能達到某種程度成熟時,隨著某種新功能的運用,就會有一種新遊戲配合出現。如當嬰兒雙手的控制作用發展得很好了,可以抓物時,就開始會握持物品,於是出現了把弄玩具的遊戲方式;到了能翻身、爬行時,運用此種機能,又開始發展出新的遊戲,同時透過這種遊戲,可以使得那段時期正在發展的動作機能,得以反復習,使之更為成熟,而促使下一階段身體機能的發展。例如:當嬰兒會翻身時,就喜歡不斷的翻身,並且玩得很快樂,由此可促使翻身的動作更為熟,並導引其後之爬行、坐立等身體機能的發展。
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訓團體起始於美國國家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 簡稱NTL),是提供人類發展和學習的一種團體模式。最初於一九四七年在美國的緬因州成立,一九五二年移到華盛頓市成為全美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的一部分。這個團體方式的理論概念源自社會心理學家勒溫(Kurt Lewin)和李普特(Ronald Lippitt)及兩位教育家布萊福德(Leland Bradford)和班尼(Kenneth Benne)。成員參與團體經驗中研究自已和他人的互動,了解一般團體過程和個人行為與團體情境發生關係的情形。這種投入和跳出...
判斷力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八世紀西方自然主義教育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在其名著〔愛彌兒〕(Emile)書中,曾經談到了判斷力訓。依據盧梭的看法,十二歲至十五歲的青少年期是個人教育過程中最有價值的一個階段;此期青少年的肉體力量超越了他肉體的需求,是個人學習知識及熟習技能的最好時期,更是從事工作、接受教學及進行探究的最好時期。此期的青少年,已經到了不但要學習是什麼,而且更要學習其用處是什麼;這就意味著愛彌兒的理性與判斷都需要加以訓的時候了。盧梭提醒大人,此時不要將涉及人際關係的問題,提供給愛彌兒去判斷,因為自然尚不容許這樣做。依盧梭的觀點,判斷力訓與個人理性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法」的主要觀點在於以提醒及幫助的方式提供支援,使得學習者模仿教導者演整個技能。
  學習者一次再一次地觀察教導者示範的動作,其中包含著不同但相關的技能。然後學習者在教導者的指導及幫助下試圖演教導者的動作。一旦學習者領悟了這項技能,教導者便開始減少他的參與,並且僅提供有限的提示、適當的幫助,以及回應給學習者,使得學習者繼續地模仿教導者的動作而演完成這項技能。
  觀察、支援以及不斷地演,幫助學習者發展自我監督及自我修正技能,以及幫助學習者整合技能及所需的知識以成為專家。「觀察」扮演了一個主要的角色,它幫助學習者發展這項技能的概念上的模式。在不憑藉冗長的小部分...
二元職業訓制度(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的職業訓制度(Berufsausbildung)係以學徒式的訓制度為主體,是承襲自中古時代以來的學徒(Lehriinge)-工匠(Geselle)-師傅(Meister)制度發展而來。德國的學徒訓制度在二十世紀初仍是相當傳統的,後來由於工業技術及社會建設的發展,傳統的師傅帶學徒的習藝方式漸漸無法適應社會的變革,於是有計畫的學徒訓制度遂逐步產生。
  德國的學徒訓制度乃是一種雙軌制的型態,係由企業內的場內訓與職業學校的部分時間職業教育兩條軌道相輔相成結合而成。學徒或稱技術生(Auszubildende),一方面在企業單位內跟師傅學習技藝,接受工作技能訓,同時以每週...
瓦嘉諾娃芭蕾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派名。芭蕾訓法。瓦嘉諾娃芭蕾訓法(Vaganonova Ballet Training System)為俄國女舞蹈家阿格麗皮娜.瓦嘉諾娃(Agrippina Yakolevna Vaganova, 1874-1951)所創。此一訓法以約翰生(Johansson, 1817-1903)及裴堤帕(Petipa, 1818-1910)之訓方法為基礎,加入採自賈克.達克羅茲(Jaques Dalcroze, 1865-1950)及德沙特(F. Delsarte, 1811-1871)之教學方法與材料。後兩者係瓦嘉諾娃在馬林斯基學校(Maryinsky Theatre School)受訓時所學...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國中教師職前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中教師職前訓班係民國五十七年(1968)國民中學納入義務教育範圍後,因增班設校所需的師資激增,師範院校畢業生已不敷供應,不得已所採取之臨時措施。為謀解決國中師資不足問題,教育部曾於五十六年訂頒〔公立大學及獨立學院設置教育選修科目試行辦法〕,指定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省立成功大學、省立中興大學等相關學系開設教育選修科目;凡選修教育科目十六學分以上成績及格者,由各該院校發給學分證明書,並比照師範大學畢業生從事國中教職。此項權宜措施,至六十八年〔師範教育法〕公布施行後方才停辦。惟上項措施,仍無法因應國中師資的急切需求,教育部又於五十七年另行公布〔國民中學教師儲備及職前訓辦法〕,規定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