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2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映成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托而更添意趣。如:「他們夫婦倆,一個演生,一個演旦,在戲臺上倒是相映成趣。」
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怎樣,如何。《西遊記》第一三回:「苦得個法師身無地,真個有萬分悽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三國演義》第五回:「今者孫文臺又敗於華雄,挫動銳氣,為之奈何?」
做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事情的方式。《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道:『你這些做法,我已知道了。你不要惱,我可以幫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利用高溫使物體升溫產生變化。[例]他的衫總是燙得直挺挺的,看起來是一個很愛整潔的人。
嬌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嬌媚豔麗。[例]儀態大方的新娘,在一身色彩亮麗的晚禮服托之下,更顯得嬌豔動人。
光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賜顧、幫、照顧
處理層次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使是平日熟悉且時常接觸的事物也未必容易記憶,如天天使用的硬幣圖像,一般人是無法仔細描繪;平日穿脫的衫,也無法記得上面有幾顆鈕釦。 參考資料(註一)Robert E. Slavin著:《教育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2010年10月初版。頁216-218。(註二)Authur S.Reber著:《心理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2003年5月初版。頁238。(註三)張春興著:《現代心理學(重修版)》,台北:東華書局,2009年7月初版。頁190-215。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處理層次論英文關鍵字:levels-of-pro...
書寫障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些類型的顫抖或腦性麻痺者。在學生開始寫文章,讓他們從事準備活動,如編造,或說出他們想寫的內容。使用有底線的紙張的引導文字的走向。允許學生較多的時間來完成課堂的作業;否則他們無法受益於教學活動。早點給學生鍵盤允許學生使用筆電或電腦做課業。允許學生在錄音機口述;他本人或者是成年人可以在事後謄寫。這樣可以讓創意產生過程不會被執行的問題所打斷。具有口語辨識系統的電腦會是一個很好的物品,但問題是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用就比較困難。
圓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圓滿豐潤。[例]她戴上圓潤的珍珠項鍊,更托出典雅的氣質。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些特別精選的字眼,來達成特別的意境,像是「嚥過多少州多少郡的空寂」;也可以透過時空的壓縮和景像的映、重疊、交替,讓意像變得繁複,例如「每次寫到全台北都睡著,而李賀自唐朝醒來」;或是小孩學習作文經常被強調,結構的首尾呼應,也能因為強化了文字對讀者的印像,達成密度的增加 散文之質料 至於余光中先生提及的第三個講究點,質料指構成全篇散文的個別的字詞的品質,幾乎在先天上就決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境界高低。只是寫作散文的材料,需配合彈性、密度的運用才會顯出光芒,能夠藉由刻意的培養達成進步的,其實還是密度和彈性最可能,質料比較因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