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8.49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子犯龢 (八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1994年9月購入「子犯龢」十二件,各均有刻銘,由銘文繫聯,得知其中八件為成套編,共有連讀銘文一百三十二字(含重文二字)。餘四件為另一套之後半套,作器者子犯,即春秋中期晉國公子重耳(西元前696-628年)的舅父狐偃。其重要事功有:   一、幫助重耳在出奔十九年後,反晉復國,立為晉文公。(銘曰「來復其邦」) 二、輔佐晉文公于「城濮之役」,大勝楚國。(銘曰「博伐楚荊,孔休大工」) 三、於「踐土會盟」助晉文公「尊王攘夷」,成就號令諸侯霸業。(銘曰「燮諸侯,得朝王」)   此套編製作雄偉,銘刻清晰,其懸用為禮樂重器,可以驗證禮制;其銘記為歷史實錄,可以參補史實;其書法為三晉典型,與<侯馬盟書>同具「蝌蚪文」筆致,可以充實先秦書法史料。  
環境危機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把地球的歷史濃縮為一日的24小時,則人類是在23時57分左右才出現於地球上。不到多久,人類以其「人定勝天」的精神把地球搞得滿目瘡痍,幾乎是自敲喪。因此環境警覺或危機時的概念乃因此而起,而和此意義相近的另一種時—世界末日中,也已多年來每年調一次。此原來是由位於美國芝加哥市的核能協會根據核子武器競賽的嚴重性來調世界末日的時間。美蘇核武競賽激烈時,時間多次接近午夜12時,象徵餘時無多。1989年後美蘇核武競賽漸趨緩和,於是當年首次將全球環境污染取代核武競賽做為世界朝向末日的時間指標。
  環境警覺時由美國地球日組織所創,定期撥,台灣地球日工作室則於1990年為台灣的環...
萼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部多萌蘗而呈灌木狀;小枝被褐色毛。小葉橢圓至卵橢圓形,長7-14 cm,寬3-5 cm,歪基,下表面具白色毛。花序具褐色毛。花瓣粉紅色。果卵狀。

在寺裡,聲在外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為人處世,自有聲名在外。《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常言『在寺裡,聲在外邊』,又道『路上行人口是碑』,好歹少不得有人傳說,如何禁得人口嘴呢?」
鼎款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代薛尚功撰,一卷》。所摹錄的是古鼎的文字,對後世研究古文字和學習書法,有很大的貢獻。
校長兼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一個人身兼數職。
戰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美國小說家海明威(Hemingway,Ernest)所寫的長篇小說。西元一九四○年出版。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描寫滿懷理想的美國青年約丹(Robert Jordan)志願參戰,逃亡時因受傷而被遺棄在後方,於是獨自與敵人火拼,最後以自殺了結此生的悲劇。故事情節複雜,人物刻劃生動。曾拍攝成電影。
籃下三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籃球比賽規則之一。當球賽進行時,控球隊的隊員在對方端線至罰球線間的限制區域內,停留三秒以上的違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代的銅器,清同治初年自山西省榮河縣后土祠旁的河岸中出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能在固定時間奏出悅耳琴聲的時。也稱為「音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