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3.96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胸眉(黃痣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iocichla steerii
長17~19公分,雄雌羽色相同。頭頂及喉灰黑色,眼先下方有一醒目的鮮黃斑塊,臉部橄欖綠色,外緣雜有黃色羽毛。北月及胸橄欖綠,腹部綠黃色,腰灰色。飛羽灰黑色,初級飛外緣黃色,次級飛羽基部栗褐色,末端有白色細斑,三級飛羽栗色,尾羽橄欖綠色,末端黑色,尾下覆羽黃色。
分布於亞洲東部之台灣,為待有種,普遍分布於海拔700~2,500公尺的山區。
成群於濃密的森林底層及灌叢活動。雖然身上色彩豐富,但由於林下光線不足,野外肉眼觀察時只能大致見其全身暗色,於樹木中下層及地面穿梭。主食昆蟲,亦食用果實及撿拾垃圾。鳴聲為響亮二音節的「急─救兒」,警式聲吵雜,不同地點的族群中叫聲略有差異。
T0000000651--鳥綱(Class Aves)
T0000000785--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T0000000830--畫眉科(Family Timill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澤深處。《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君無度而弗察兮,使芳草為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滌除煩惱。《文選.王巾.頭陀寺碑文》唐.李善.注:「天竺言頭陀,此言斗,斗煩惱,故言頭陀。」唐.皮日休〈寺鐘暝〉詩:「百緣斗無塵土,寸地章煌欲布金。」也作「抖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富之所聚。《清史稿.卷三○三.列傳.孫嘉淦》:「今以日用飲食之故,官吏兵役以私釀為利,百姓弱者失業,強者犯令,鹽梟未靖,酒梟復起,天下騷然,殊非政體。」《儒林外史》第八回:「務在安輯,與民休息。至於處處利,也絕不耐煩去搜剔他。」
槃豆法師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南朝陳真諦譯。一卷。婆槃豆為梵文世親的音譯。古代北印度富婁沙富國有兄弟三人皆叫此名,但通行名稱分別為無著、世親、比鄰持跋婆。本書主要是無著、世親的傳略,為研究無著和世親的最重要史料。
黃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色。額黃黑雜紋,頭頂至後頸石板灰色,各羽羽軸灰色。過眼線黑色,眼前下方有橙黃色斑。背、頸側、肩欖黃色,腰石板灰色。覆羽欖黃色;初級飛羽外緣欖黃色,內瓣黑色;次級飛羽外側欖黃色,先端黑色,末端白色;三級飛羽赤褐色;尾羽中央1對欖黃色,其它尾羽外側黑色,內側欖黃色,末端白色,其內為黑色。腮、喉、前頸石板灰色,胸、腹欖黃色,脇石板灰色。尾下覆羽鮮黃色,羽軸黑色。喙、跗蹠黑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盜賊匪聚集的地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trichornis rufescens
雄鳥體長19公分,雌鳥16.5公分。全身大致為棕褐色,密佈黑色的細橫紋,尾羽長度由內向外漸短。雄鳥喉部白色上佈滿黑色絨毛狀斑紋,腹部及尾下覆羽紅棕色,雌鳥及幼鳥喉部無黑色斑紋且羽色較淡。
分布於澳洲東南部,位於新南威爾斯東北方及昆士蘭東南方,海拔600公尺以上的溫帶雨林地區。
雄鳥的鳴叫聲相當大聲且穿透力強,為4~12音節由慢逐漸加速至結束,雌鳥平時甚少鳴叫,僅在警戒巢位時發出聲音。活動於潮溼的森林底層,在深厚的落葉層中翻動落葉找尋食物,以昆蟲及無脊椎動物為食。巢為球形,約15公分高,開口於側邊,內部以乾葉、蕨類襯墊,每窩產2枚淡粉紅色的卵,上有稀疏的紅棕色斑點。由於低海拔地區森林的砍伐及焚燒,其棲息地受到嚴重的破壞,使其原本就不多的族群量更加稀少。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鳥科(Family Atrichornithidae)
栗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rymodes brunneopygia
體長20~22公分,體型似鶇科鳥類,全身大致為灰褐色,眼大,周圍為白色,並有一黑色條紋垂直穿越眼睛,黑色的翅膀有兩條淡色翼帶,腰為栗色,尾長,基部為栗紅色,末端為白色,腳長為黑色,雌雄羽色相同,亞成鳥較暗,並有皮黃色縱紋。
共2亞種,分布於澳洲南方及西南方較乾燥的低矮灌叢。
為地棲性,單獨或成對活動,其長尾常如指針狀上下擺動,在地面上翻動落葉找尋食物,以昆蟲為主食。鳴叫時多站立在低矮的枝條上,叫聲輕柔而富旋律性。繁殖期7月至次年1月,巢為杯狀,以藤蔓、鬚根組成,築於地面,多隱藏在倒木、藤蔓或大樹幹基部,每窩產1枚灰綠色的卵,上有褐色斑點。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鴝鶲科(Family Petroicidae)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發1>,將有大正2>于商3>。今商王受4>無道,暴殄天物5>,害虐烝6>民,為天下逋逃7>主,萃淵8>。予小子既獲仁人,敢祇承上帝,以遏亂略。……』」 〔注解〕 (1) 周王發:指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2) 正:通「征」,討伐。 (3) 商:商朝。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建都亳(今河南省商丘縣),經多次遷移,盤庚時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故又稱為殷,或殷商。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商朝的農業、手工業、文字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和甲骨文在世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