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貧瘠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土退化。土環境以及土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劣化的綜合表徵,如表現出有機質含量下降,營養元素缺乏,土結構破壞,土被侵蝕,土層變薄,土發生酸化、沙質化等。
  在這些表徵中,有機質含量的下降可以作為土退化的一項重要指標,其與土的許多屬性是相關聯。例如,中國東北地區初墾的黑土,有機質含量在7-10%,但開墾不到百年,土有機質已下降到3-4%,有的甚至僅在2%左右。黃淮海地區的耕地中尚有大面積的旱澇地未曾徹底改良,過去為了提高產量,曾發展灌溉而未考慮排水條件,結果引起嚴重的土鹽化。中國南方地區森林被砍伐後,土有機質含量由5-8%降至1-2%,土肥力明顯減退。因此...
有效土含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中之水分含量若高於田間容水量,則超出部分之水分將受重力作用而被排出,無法被土所保留。在另一方面,土中之水分含量若低於凋萎點(參見wilting point),則土水分無法被一般作物所吸收。因此在灌溉之後可被作物吸收利用之水分,即介於田間容水量與凋萎點間土水分含量之差值,亦即所稱之有效水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地。《戰國策.秦策四》:「夫以王土之博,人徒之眾,兵革之強,一舉眾而注地於楚。」
2.以適當比例的細砂和黏土混合而成的土。質地介於黏土和砂土之間,能保水及養分,適宜農作物生長。
溫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地面以下土的溫度,簡稱為土溫。土溫度對植物(或農作物)的生長要比氣溫更為重要。土溫度太高會傷害植物的根部及莖幹,若土溫度太低又會妨礙植物攝取礦物質養分。在1℃時,植物已無法再吸收土水。
  土溫度的晝夜變化以近地表者最為強烈,由地表向下,愈深處的土晝夜溫度變化愈小,大約在地下30公分以下的地方,溫度變化已很小。土溫度每日最高和最低的溫度出現時間會隨深度加深而向後延遲,大約每增加1公分深度,其最高和最低溫度出現時間會延後25分鐘。土溫度還有季節變化,其季節變化的深度比晝夜溫度變化深度大,可達到地下5公尺。在土溫度的年變化中,深度每增加1公尺,其最高和最低溫度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三國魏.繁欽〈與魏文帝牋〉:「乃知天之所生,誠有自然之妙物也。」《西遊記》第四回:「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之間,收他的邪心。」
2.比喻相隔懸殊。如:「天之別」。《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僻的地方。如:「窮鄉僻」。
之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如天地般相差極遠,極為不同。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三.醉吟先生》:「而善惡智愚,相背絕遠,何啻霄之殊也!」也作「霄之別」。
鼓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太平盛世。參見「擊」條。鼓腹,飽食而閒遊無事。擊鼓腹指人民都吃得飽,有閒暇遊戲。比喻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唐.柳宗元〈與裴塤書〉:「其終無以見明,而不得擊鼓腹樂堯、舜之道耶?」
質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質地為土顆粒的組成。表示土粗細之程度,或土中土粒大小分布之相對比率。基本上是指粒徑2mm以下的組合。主要是以沙粒、坋沙及粘土三大部分,然後再依其粗細再細分。沙粒粒徑介於2mm-0.05mm,坋沙介於0.05-0.002mm,而粘土小於0.002mm以下。
  沙粒常含許多原生礦物如石英及含鋁矽酸鹽類如長石、雲母,其中石英因不易風化,故在土中除非經過長期搬運,常呈現原始狀態。坋沙因粒子較細,肉眼不易看清,但與沙粒相似,亦以石英佔優勢。黏土則除極少量的原生礦物,如石英、雲母外,多為次生之粘土礦物,呈現片狀或板狀,肉眼及觸摸均不易辨識。
  土質地的分組並沒有一...
生物固定化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中元素由無機狀態經由微生物或植物組織作用轉變為有機狀態的現象稱為生物固定化作用。例如土中的銨態氮或硝酸態氮經微生物或植物轉化為有機態氮的過程即為生物固定化作用。生物土固定化作用亦為氮素循環中的重要一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