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鐐。一種用來防止人脫逃而拘束其雙腳的戒具。
車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麻花。把數股條狀的麵旋扭在一起,用油炸熟的食品。
桎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腳鐐手銬。為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主要用來拘繫犯人。《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既籓籬之已觸,總桎梏而自甘。」
2.束縛。《莊子.德充符》:「彼且蘄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束緊、勒緊。《儒林外史》第四回:「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上,臉和頸子箍的緊緊的,只剩得兩個眼睛,在縣前示眾。」
始作俑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被用來比喻首創惡例的人。如清人張潮《虞初新志.卷一.姜貞毅先生傳》引魏禧語:「北鎮撫司獄廷杖、立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勝道哉!」意思是說,「廷杖」、「立」這樣的刑罰,即使是秦代都沒有,發明這種殘忍刑罰的人,真是罪大惡極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牢籠、囚牢。通「柙」。《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朱溫)被地分投解徐州,送左獄禁勘,恰與劉文政同匣。是夜三更,風雨驟作,溫打開匣,脫了,同那劉文政躍身從氣樓走出。」
義不容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醒世姻緣傳》第八九回:「龍氏放聲哭叫,強逼薛如卞兄弟懇央縣官釋放薛再冬的號,薛如卞兄弟到此地位,明知理虧,但只是義不容辭,怎忍坐視,即刻起身赴縣,尋著了素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力支撐。《水滸傳》第八回:「林冲掙的起來,被礙了,曲身不得。」《儒林外史》第五回:「及到天氣和暖,又勉強進些飲食,掙起來家前屋後走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的刑具。械的統稱。《說文解字.木部》:「校,木囚也。」《資治通鑑.卷二六九.後梁紀四.均王乾化三年》:「庚辰,晉王發幽州,劉仁恭父子皆荷校於露布之下。」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神晏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鎖所綑綁,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