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尖尾長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蔓性小灌木或小喬木。葉披針狀橢圓形,先端尾尖,長10-25 cm,寬4-6 cm,側脈7-11對。雌雄異株。隱花果寬0.8-1.2cm,熟時橙紅色。

菲律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喬木,枝條被粗糙毛。葉薄革質或厚紙質,兩面粗糙,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基部微歪斜,少數具耳狀突出,3出脈,側脈4-7對。雌雄異株。

牛奶木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包含足皆黑色,中、後胸深褐色,觸角黑色,有時基部兩節深褐色,前翅透明且有一黑色條紋,成蟲體長2.3至2.6公厘,雌蟲大於雄蟲,觸角長2公厘,前翅長3.23至3.63公厘,雌蟲長於雄蟲,頭部非向下彎曲並窄於胸部,觸角十節,並於第四、六、八、九節近端部各具有一圓形感覺器,後胸背板具有兩個大的角狀突起,前翅長為寬的2.6倍,後翅長為寬的0.7倍,後足脛節無基部突起並具有五至六根端刺,陽莖非常長,基節約為端節的1.9倍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灌木或喬木。葉卵狀橢圓或長卵形,先端漸尖或具短尾,基部歪斜。雌雄異株。隱花果寬0.8-1 cm ,熟時紅褐色。

糙葉斜背瘤節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紡棰形,雌性體長約172μm, 雄性體長約139μm,硬皮板網紋中線由基部至基部2/3處,臨中線完整,在基部2/3處有一橫線與中線相接,背毛瘤靠近硬皮板後沿,背毛向後,足部節正常,足毛正常,基部區域光滑,羽爪為單形,具五裂,後體部背板拱形,腹毛完整,性蓋為二葉其上各具有數條短縱脊,棲息於糙葉(Ficus irisana)葉背上,無明顯為害症狀,分佈於臺灣全島。本新種近似於V. cercidis Hall, 1967。
澀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綠喬木。枝條下垂,枝葉具短剛毛而粗糙。單葉,對生;卵狀長橢圓形;基部歪斜,具3出脈,上部具4~5對羽狀脈;長6~12cm,寬3~6cm;全緣,幼時常呈不規則缺刻或粗鋸齒緣。花單性,雌雄異株。隱花果,腋生,球形,熟時橙紅色,密佈黃色斑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蔓性或匍匐小灌木。葉形變化大,披針形、菱形、倒卵形、小提琴形均有,有時具疏鋸齒緣,先端漸尖或銳尖。雌雄異株。隱花果近梨形,寬0.8-1cm,熟時淡褐色。

註:

過去記載有菱葉濱(Ficus tannoensis f. rhombifolia),區別之處在於葉形及葉脈對數,本文將二者合併處理。

大果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綠附生藤本。葉橢圓形、菱狀卵形,先端圓或鈍,側脈3-4對。雌雄異株。隱花果橢圓柱狀,柄長0.6-1.2 cm,徑寬5-7 cm,熟時黃紅。

鈍葉毛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攀緣灌木。葉闊卵形或闊長橢圓形,先端鈍或圓,基部圓或心形,3-5出脈。雌雄異株。隱花果圓或倒圓錐形,寬1.5-2cm,被絨毛,熟時橘紅色。

澀葉木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為紅褐色至黑色,頭頂顏色較淺,足褐色,後足腿節深褐色,觸角黃褐色且第五至七節頂端及最後兩節為深褐色,雄蟲體長1.7至1.83公厘,雌蟲體長1.84至1.92公厘,前翅長2.53至3.32公厘,觸角長1.1至1.2公厘,雄蟲稍長於雌蟲,頭部寬等於胸部,頭頂寬遠大於長,頰區於觸角窩下方腫大,觸角十節且在第三、四、六、八、九節各具一圓形感覺器,前翅末端寬大且圓,前翅長為寬的1.7倍,後翅長則為前翅的0.7倍,後足脛節具有不明顯的基部突起及三根端刺,陽莖相當短且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