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圈套騙取財物。《聊齋志異.卷四.念》:「隨機設阱,情狀不一,俗以言辭浸潤,名曰:『念』。」《鄰女語》第五回:「不磨聽了大驚,以為是念之流,即刻嚴詞拒絕而去。」
雞(普通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allus aquaticus
體長約28公分。喙細長略微下彎,上喙黑褐色、下喙橙紅色,腳肉褐色。頭上以及頸側茶褐色,有黑色細小縱紋,有褐色過眼線。背部橄欖褐色,有粗大的黑色斑塊,喉部白色。前頸和胸部藍灰色。腹部有黑白相間的橫紋,尾下覆羽白色。尾短。
共4亞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及非洲,於歐亞大陸繁殖,冬季至亞洲東南部、非洲北部。
棲息於沼澤地帶,生性非常羞怯,但是在叫聲常常可以聽到。主要於晨昏和夜晚活動,白天於隱密處休息,通常在遮蔽良好的草澤中活動,不容易見到,很少出現在開闊地區;但是在冬季水域冰封時,雞會到開闊處覓食。身體側扁,很適合在濃密草叢中像鼠類般安靜隱密地穿梭。食物種類多樣,主要用長喙捕食水生昆蟲、蝸牛、蛙類和其他小動物,但是也會吃巢中的雛鳥和小型鼠類,當捕捉蜻蜓時,可以自站立的枝幹向上跳高達1公尺。通常在陸地上行走,可以低頭快速奔跑,有必要時,在水中游泳能力很好。在燈芯草叢中築隱密的巢,每窩產卵約5枚。雛鳥密佈黑色絨毛,孵出後很快就可以跟在親鳥後面奔跑。
鳥綱(Class Aves)
鶴形目(Order Gruiformes)
雞科(Family Rallidae)
白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頂、枕、後頸、背和肩暗石板灰色,帶點橄欖褐色,並有些許綠色光輝;兩翼和尾羽橄欖褐色,第1枚初級飛羽外翻具白緣;額、眼先、兩頰、頦、喉、前頸、胸至上腹中央均白色,下腹中央白而稍沾紅褐色,下腹側、肛周和尾下覆羽紅棕色;虹膜紅色;喙黃綠色,上喙基部橙紅色;跗蹠黃褐色。幼鳥臉部有模糊的灰色羽尖,背面的橄欖褐色多於石板灰色。
沖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allirallus okinawae
體長約28公分。喙長、鮮紅色,腳紅色。頭頂褐色,臉至頸部黑色,背上褐色羽緣顏色較淡,胸、腹部黑色,羽緣白色,尾下覆羽白色。
琉球群島。
典型的島嶼型雞,島嶼上原本沒有會獵食它們的天敵,因此不需要飛行能力,適應島嶼生態的演化結果,所以翅膀變得短而不會飛行。但是在人類引進會獵食它們的貓狗等敵人之後,這些動物對琉球雞造成了威脅。習性隱密,原本對此雞的存在並無證據,一直到1981年在路邊撿到一隻屍體之後,人類才開始確認琉球雞的存在。目前約有500隻琉球雞生活在森林中,受到森林被破壞的威脅。無論外型或是生態習性都與另外一種廣布於西太平洋島嶼的橫斑雞(Barred Rail, Gallirallus torquatus)很相像,都棲息在樹上,以大型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物,每窩都產4枚卵。
鳥綱(Class Aves)
鶴形目(Order Gruiformes)
雞科(Family Rall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1)起哄。(2)煽動、慫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作物的幼苗的通稱。但通常指稻禾的幼苗。例:春天係落仔个好時節。(春天是培育苗的好季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苗。例:蒔田時節,婦人家愛㧡仔盡無閒。(插的時候,女性要挑苗非常忙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稻的苗插植於水田中。為水稻栽培的過程之一,目前插方法分為人工插和機械插兩種。明.高啟〈送許先生歸越〉詩:「是時海國風雨涼,道士莊下初栽。」也作「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菜苗。
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傳統民間歌舞。歷史悠久,流傳廣泛。起源於農業勞動生活。歌原指農民插、耕耘勞作中所唱的歌,後發展成一種載歌載舞的表演藝術形式。《歌》一詞最早見於清代記載。《遼陽縣志》稱,元宵燈節「龍燈、高蹺、獅子、旱船等沿街跳舞,俗謂之歌」,有人認為與古代《鄉人儺》儀、舞隊及《英歌》有某些淵源關係。清代《歌》最盛,農村、城鎮已廣泛流傳,多以舞隊形式出現,鑼、鼓、鈸、嗩吶齊鳴,幾十人甚至千百人的歌隊揮臂作舞,歡聲鼎沸,萬人空巷。「歌小隊鬧春陽,轂擊肩摩不暇狂」,「畫鼓歌不絕聲」、「如蟻游人攔不住」等清人詩句,描述了這種盛況。清人陸又嘉《燕九竹枝詞》:「早春戲館換新裝,半雜歌侑客觴」可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