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5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葛屨履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語本《詩經.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比喻過分節儉吝嗇。《幼學瓊林.卷二.衣服類》:「葛屨履霜,儉嗇之過甚。」
知人論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指為了了解歷史人物,而論述其時代背景。清.王昶〈湖海詩傳序〉:「以詩證史,有裨於知人論世。」後亦指評斷人物的優劣和議論世事的得失。清.袁枚〈再答稚存〉:「足下引仗馬不鳴相,於知人論世之道,尤為疏謬。」
蹊田奪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蹊,踐踏。牽牛的讓牛踩了別人田地,結果被人將牛奪走。語本《左傳.宣公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後以蹊田奪牛比喻懲罰過重。《明史.卷二○六.解一貫傳》:「宏不去,則有持祿保位之,璁、萼不去,亦冒蹊田奪牛之嫌。」
葫蘆依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依樣畫葫蘆」。見「依樣畫葫蘆」條。01.《二十年目睹之怪狀》第五四回:「富貴浮雲成一夢,葫蘆依樣祇三年。」02.清.周亮工《書影》卷三:「而或割裂全篇,換易字句,依稀影響,遂稱己作,工者不免優孟抵掌之,拙者至有葫蘆依樣之譏。」
流言飛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流言蜚語」之典源,提供參考。 1、「流言」:#《書經.金縢》1>武王2>既喪,管叔3>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4>。」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于後,公乃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鴞〉,王亦未敢公。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禮記.儒行》。 (2) 武王: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管叔:姓姬,名鮮,生卒年不詳。周武王之弟,封於管。武王去世,周公攝政,管叔與蔡叔猜疑周公將不利成王,於是挾武庚叛亂,為周公...
失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謀失誤。《宋書.卷七五.顏竣傳》:「若使交益深重,尚不可行,況又未見其利,而眾弊如此,失算當時,取百代乎?」清.錢大昕〈弈喻〉:「一客數敗,嗤其失算。」也作「失策」。
窮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貧寒文士的譏稱呼。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老夫人猜那窮酸做了新婿,小姐做了嬌妻。」《文明小史》第一○回:「據我看來,這件事有些難辦。這些窮酸,豈是什麼好惹的?」
蜚流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流言蜚語」之典源,提供參考。 1、「流言」:#《書經.金縢》1>武王2>既喪,管叔3>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4>。」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于後,公乃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鴞〉,王亦未敢公。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禮記.儒行》。 (2) 武王: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管叔:姓姬,名鮮,生卒年不詳。周武王之弟,封於管。武王去世,周公攝政,管叔與蔡叔猜疑周公將不利成王,於是挾武庚叛亂,為周公...
雕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作辭賦時之雕章琢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此揚子所以追悔於雕蟲,貽於霧縠者也。」《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也作「彫蟲」。
冷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出帶有譏、輕蔑、不滿、或怒意的笑。唐.李白〈上李邕〉詩:「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三國演義》第五回:「紹舉目遍視,見公孫瓚背後立著三人,容貌異常,都在那裡冷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