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踝關節的帶起自腓、脛骨顆上,向下放散至跗骨(後足部)內側的帶稱之。上方一端附著於脛骨內踝放散至距、跟和舟狀骨。
硬體體軟體折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電腦系統中,考慮各個功能應在軟體、軟體或硬體中建置,以達成系統價格功能比最好的權衡方式。
帶;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股四頭肌肌腱穿過膝蓋附著於脛骨粗隆之上,膝蓋骨至脛骨的股四頭肌肌腱,稱之為膝帶。此帶因長時間跑、跳運動,反覆的被使用,是常見的運動傷害部位,此部位的傷害稱之為「跳躍膝」。
革顯絲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剛開始為墊狀球形,之後扁平,多少貼生或易分離,蠟質,150-300微米厚。子實層表面淡灰褐色,KOH下無明顯變色,平滑,無裂痕;邊緣白色且當觸碰基質時為細絲狀,但經常易從基質分離且邊緣反捲,在此情況下為同色。菌絲單系;菌絲無扣子體。菌絲層相當均一,由髓層組成,結構多少緻密;菌絲多少平行,適度分枝,明顯,有時相當剛直,褐色,3-6微米寬,壁0.5-2微米厚。次子實層薄由子實層分化,有點加厚,結構緊實;菌絲垂直,無色,窄於菌絲層菌絲,薄壁。囊狀體突出約他們長度的一半,無色,稀疏披被結晶,接近圓柱形但中央膨大且先端漸細,60-75 × 5-7微米,薄壁。擔子窄棒狀或棒狀,26-36 × 5-7...
後十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由大腿骨(股骨)髁間窩前內側,向斜後外方走向,附著於脛骨後髁間區外側,可防止脛骨向後脫逸。
內側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此帶從大腿骨內側上顆,經過脛骨上端的內側面,與內側半月狀軟骨,和膝關節囊等相結合。內側側帶無論膝的位置呈現如何緊張狀態,都有安定膝關節的功用。
髕骨腱;膝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大腿股四頭肌肌腱覆蓋於膝蓋骨(種子骨),附著於脛骨粗隆之上。穿過膝蓋骨至脛骨的大腿股四頭肌肌腱稱為膝蓋帶,其作用為使膝關節伸展。
內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含裂縫之結構物,在外加臨界負載作用下,若裂縫尖端先產生塑性變形再延伸,則此時每單位裂縫延伸時新增之裂縫面所需之塑性功之大小,稱之為內在性。
外側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屈戍關節(單軸)兩側,活動軸周圍以外,抑制運動的帶稱為側帶。位於外側的稱外側側帶,內側的稱內側側帶。例如肘、膝、腕、踝、蹠趾以及掌指等關節皆有此構造。
前十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在膝關節內,由大腿骨髁間窩後外側向斜前方走向,附著於脛骨前髁間區。可防止脛骨向前滑。與內側半月狀軟骨、內側側帶以及關節囊等堅固結合,並固定於下肢前外側。比後十字帶容易受傷害,斷裂時足部的體重負荷會稍微向內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