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蛻皮時,不食不動,其狀如眠,故稱為「眠」。唐.包何〈和程員外春日東郊即事〉詩:「幾處折花驚蝶夢,數家留葉待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絲結繭的用具。通常以稻草疊架製成,上尖下寬,形略似山。《晉書.卷三一.后妃傳上.武悼楊皇后傳》:「修成蔟,分繭理絲。」也稱為「山」、「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最早教民養的神。《續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祠先,禮以少牢。」
豆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即「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酶缺乏症」,是一種性聯隱性遺傳性疾病。病患紅血球中缺乏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酶,使紅血球無法承受氧化性物質的侵襲而破裂,引起廣泛溶血反應,甚至引發缺氧性休克昏迷。發病的原因主要是食用了某些具有強氧化力的物質,如抗瘧疾藥、磺胺劑、部分止痛劑、豆、樟腦等。病人以男性居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晉.王嘉《拾遺記》卷一○:「有冰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長一尺,其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經宿不燎。唐堯之世,海人獻之,堯以為黼黻。」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四.灤陽續錄六》:「竅甫通,即有無數冰丸隨而湧出,形皆如橄欖;破之,中有白蟲如,其口與足則深紅,殆所謂冰者歟!」
王氏眉紋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氏眉紋天蛾Samia wangi原本一直被錯誤命名,直至2001年,Naumann & Peigler將台灣及中國東南部的族群發表為新種。觸角呈四櫛齒狀。體黃褐色,胸部及腹部前緣各具一白色帶。前、後翅淡紫棕色,近中央位置各有一眉狀斑紋,中間具白粉紅色前橫帶,其外側的翅色較淡,前翅近頂角處有一黑色圓斑。其幼蟲期共五齡; 成蟲出現於3~4月。寄主植物記錄為蓖麻、大葉釣樟、山桕、烏桕、樟樹、野鴨椿、香港饅頭果、桶鉤藤等。有關本種之描述主要引用Naumann &Peigler(2001)及王效岳 (1994) 所發表的文獻內容。
四黑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黑目天蛾Eriogyna pyretorum pearsoni翅呈灰黑色,前、後翅近中央位置各有一枚黑色眼斑,各眼斑內有一圈黃色線圈,且各眼斑大小約略相等,此為本種名稱之由來。前翅中央處有兩條波浪狀黑線穿越,前翅基部呈黑褐色。後翅顏色遠淡於前翅,並有許多明顯白色區域。此外前後翅側緣皆有一白色帶。本種腹部有許多黑色短毛,雌蛾產卵時即將黑毛覆佈於卵粒作為遮護。本種為具有經濟價值之種類,原分部於江西、湖南、兩廣、福建、海南島及印度等地,日據時代引進台灣,在中部設立人工養殖場,以其絲絹製造釣魚線供銷國內外。39年停止人工飼養後,乃淪為台灣的野生類。寄主植物為楓香Liquidambar formo...
眉紋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蟲前後翅皆為淡褐色,由前翅1/2處至後翅2/3處有一連續的淡粉紅色帶紋。帶紋外側處較內側顏色為淺,前翅端具一黑色圓斑,前後翅中皆有一眉狀斑紋與粉紅色帶紋相連。
大透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體型大,色彩具有個體差異,雄蟲具有褐色型、赭色型,而雌蟲具有黃色型與土色型。前後翅各有一枚中央眼斑紋,中間部位翅面透明無鱗片,外緣分內部與外部有種顏色,後中線近乎直線,於近頂角處隨頂角弧度彎曲。近似種姬透目天蛾的後翅後中線則為波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器具。多用萑葦、細竹等編成,呈圓形或長方形。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崦裡〉:「處處倚箔,家家下魚筌。」明.于謙〈採桑婦〉詩二首之一:「歸來餵葉上箔,誰問花開與花落。」也稱為「曲薄」、「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