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63.85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聘。《漢書.卷七一.雋不疑傳》:「勝之開閤延,望見不疑容貌尊嚴,衣冠甚偉,勝之躧履起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宴款待。如:「宴親朋好友。」《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與那上下親情眷屬做個筵會,宴諸賓。笙歌聒地,鼓樂喧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上級說明理由或提出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待我申朝廷,討個明降,免你死罪。」
2.人民對政府或下級對上級的求事項。如:「他提出的調職申,很快就得到上級的批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求。如:「此項決議將提股東大會討論,做出適當的修正。」《三俠五義》第七八回:「玉堂又提北俠到京,北俠慨然應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假,指因公、因病或因事而求休假。《南史.卷十八.蕭思話傳》:「會稽太守蔡興宗之郡,惠開自京口假還都,相逢於曲阿。」
束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縕,亂麻。束縕火指將亂麻搓成引火繩,向別人討火。語出《漢書.卷四五.蒯通傳》:「里婦夜亡肉,姑以為盜,怒而逐之。婦晨去,過所善諸母,語以事而謝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汝矣。』即束縕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爭鬥相殺,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婦。」後比喻為人排解紛爭或求助於人。也作「束蘊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給予指示。《福惠全書.卷五.蒞任部.稟帖贅說》:「其商酌示之處,貴婉曲。」《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巡捕尚呆呆的站著一旁示,平中丞說:『這樣壽禮,清而不俗,就收了他也是不傷廉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祈禱求。《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分禱祈,靡神不禜。」《晉書.卷一九.禮志上》:「末世信道不篤,僭禮瀆神,縱欲祈,曾不敬而遠之。」
2.懇切的求。如:「個人一點點心願,祈能夠成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求饒恕己命。《後漢書.卷十三.隗囂傳》:「夫以二子之賢,勒銘兩國,猶削跡歸愆,命乞身。」
2.代人求保全其性命。《書經.湯誥》:「以與爾有眾命。」《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兄弟是為百姓命的意思,還望老同年大發慈悲。」
3.示。《儀禮.聘禮》:「几筵既設,擯者出命。」
4.舊時指求朝廷任命官職。《新五代史.卷四十一.雜傳.盧光稠傳》:「求乃自立,命于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人謁見時,人進來相見的客套話。《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轎子落在國公府門口,長隨傳了進去。半日,裡邊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