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千萬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千萬、務必。有懇切叮的意味。《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大爺,你可千千萬萬見了這二個人的面,再商量走的話。」
念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譏笑人嘮叨不止。如:「你每件事都千叮萬交代,難怪別人都說你最愛念經。」
面命耳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得到衛國臣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在這一段詩中,衛武公表達了他對後代子孫的關心與懇切叮,他說:「這些年輕人啊!還不懂得分辨善惡得失。為了怕他們迷失方向,我不僅當面告誡他們,還用手提拉著他們的耳朵,詳細地叮囑,希望他們永遠記住我的吩咐。」後來「耳提面命」這句成語,就從詩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懇切教誨。
失街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述諸葛亮得知魏國又起用司馬懿為將帥,遂派兵駐守街亭要地。諸葛亮再三叮馬謖要靠山近水紮營,並且命令王平跟隨輔佐。豈料馬謖剛愎自用,不聽王平勸諫,竟紮營於山頂,因此被魏將張郃所敗,而街亭失守。
義憤填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的憤怒。
丁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囑咐。《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三國演義》第九六回:「吾累次丁寧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領此重任。」也作「叮」。
護身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士或巫師所畫的符,或念過咒的物品。傳說佩戴在身上可以避邪消災,保護生命。[例]媽媽叮我隨身佩戴護身符,以祈求平安。
命面提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得到衛國臣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在這一段詩中,衛武公表達了他對後代子孫的關心與懇切叮,他說:「這些年輕人啊!還不懂得分辨善惡得失。為了怕他們迷失方向,我不僅當面告誡他們,還用手提拉著他們的耳朵,詳細地叮囑,希望他們永遠記住我的吩咐。」後來「耳提面命」這句成語,就從詩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懇切教誨。
一帆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像雪一樣的凝凍起來,水波晃動,日光照進了船上。而我們正忙著和朋友送行,一次又一次的互道珍重、互相叮。到了明天一早,彼此就要分開,踏上各自的旅程了,希望一路上都能順順利利的,屆時再平平安安的歸來。後來「一帆風順」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阻礙。另外,在唐代孟郊的〈送崔爽之湖南〉詩:「江與湖相通,二水洗高空。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風。」,後二句的文意其實已經含有一帆風順的意思。
多謝關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感謝別人關心、招呼的客氣話。《老殘遊記》第六回:「店夥送出,再三叮:『進了城去,切勿多語,要緊!要緊!』老殘笑著答道:『多謝關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