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38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伸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長。如:「你的手再伸長一點就到了。」
戰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戒慎恐懼的樣子。《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承事陰后,夙夜戰兢。」《明史.卷一二三.方國珍傳》:「子姓不戒,潛釁端,猥勞問罪之師,私心戰兢,用是俾守者出迎。」
潑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進意更狐疑。紹懼進變計,乃脅之曰:「交已成,形埶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進於是以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紹使洛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欲進兵平樂觀。太后乃恐,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還里舍,唯留進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唯所措置。■《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那名臣姓朱,名買臣,表字翁子,會稽郡人氏。家貧未遇,夫妻二口,住於陋巷蓬門。……買臣賣柴回來,其妻勸道:「你要讀書,便休賣柴;要賣柴,便休讀書。許大年紀,不痴不顛,卻做出恁般行徑,被兒...
講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和、媾和、議和
名實相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孤與文舉既非舊好,又於鴻豫亦無恩紀,然願人之相美,不樂人之相傷,是以區區思協歡好。又知二君群小所,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撫養戰士,殺身為國,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餘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魚豢《魏略》。 (2) 文舉:孔融(西元153∼208),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有俊才,為建安七子之一,拜大中大夫,後為曹操所殺。 (3) 鴻豫:郗(ㄔ)慮,字鴻豫,東漢高平人,生卒年不詳。少受學於鄭玄,官至御史大夫。與孔融相處不睦,曹操曾以書和解之。後操對融嫌忌益深,郗慮上奏構成其罪,融與其妻兒均被誅。 (4) 鄭玄:西元127∼200,字康成,...
錮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乎犬馬力衰,空慘赤腳、無齒之態。或父子不知而聚 麀;或兄弟交迷而薦寢;或姤妻鞭撻以傷生,或嬌妾爭寵而釁;或日引月長,遂生孽種:無論名分,不明血脈誰是。或流入娼家,或賣之越府,致使生為無依之 人,死為無託之鬼。……(註2,3) 〈嚴禁錮婢不嫁記〉光緒十五年(1889)臺灣府城芙蓉郊(即鴉片商)董事職員等鑑於奸徒販賣人口之風日熾,呈請縣府嚴禁富紳錮婢不嫁,以杜絕姦拐,整頓風化;而由安平縣知縣范克承給立告示。今碑存立臺南市大南門碑林。特授臺灣噶瑪蘭管理民番糧捕海防分府、加五級、紀錄十九次、記大功二次徐,為遵札勒碑永禁,以垂久...
李戴張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張冠李戴」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錢希言《戲瑕.卷三.張公喫酒李公醉》1>唐武后時,有「張公喫酒李公醉」之謠。張公謂易之,昌宗兄弟也,李公謂中宗也,此即「薛王沈醉壽王醒」之意。一日士人有犯夜而非其罪者,舉此為辭,官遂命賦其事。士人援筆立數言,主者笑而釋之。此語流傳至宋,則宗門老宿,無不拈出來作對答人底話頭,味之卻真有不可思議道理在。其時又有「張公帽兒李公戴」,至今相傳又有「張三有錢不會使,李四會使卻無錢。」之諺,疑亦是此意耳。後世行市語有「張三李四」,皆非漫然無本。「魯酒薄,邯鄲圍」「罪生甲,旤歸乙」,事機莫測,曷足怪乎!諸老先生乃謂皆是亂說,然則聖人何以擇言於芻蕘。 〔注解〕...
棋布星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星羅棋布」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四○.班彪列傳上》固字孟堅。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自為郎後,遂見親近。時京師脩起宮室,濬繕城隍,而關中耆老猶望朝廷西顧。固感前世相如、壽王、東方之徒,造文辭,終以諷勸,乃上〈兩都賦〉,盛稱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賓淫侈之論。其辭曰:……爾乃盛娛游之壯觀,奮大武乎上囿,因茲以威戎夸狄,燿威而講事。命荊州使起鳥,詔梁野而驅獸,毛群內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水衡虞人,理其營表,種別群分,部曲有署。罘罔1>連紘2>,籠山絡野,列卒周匝3>,星羅雲布。於是乘(鑾)輿備法駕,帥群臣,披飛廉,入...
置若勿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若罔聞」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朱國幀《湧幢小品.卷九.閣臣相》1>沈蛟門2>惱郭明龍3>,不必言矣,難道便要殺他。妖書事發,沈在閣中,聞有中書茅姓者進言云:「外邊謂是郭侍郎。」沈嘿4>不應,遂傳出亂做,郭幾不免,此案遂為毒藥。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推其微意,謂便做也得,遂揣摩迎合,甚至連及歸德諸名士,豈嘿之一字,真是相體。流禍無窮,千古炯戒。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 (2) 沈蛟門:沈一貫(西元1531∼1651),字肩吾,號龍江,明浙江鄞縣人。為人耿介,歷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頗有盛名。與同事沈鯉不和,...
懷古詠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本其想像與情志加以渲染﹑改飾或誇張﹐然後能入於文學。而文學家心目中之史實﹐亦儘可為文學家之一心所虛。如蘇東坡為文謂「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陽修問其何所據?東坡曰:「想當然耳。」文學家皆可以想當然之事為史實。故以文學中之小說戲劇為歷史﹐其史必誕妄而不實﹐而人若一一本歷史之真以為文學﹐則文學亦將枯淡而無味。又歷史家求往事之實﹐乃由今以上溯於遠古﹐而文學家自言其懷抱﹐則意恒寄望於未來。史家之為文﹐宜歸於樸而近真﹔文學家之為文﹐宜歸於華而盡美。此皆人所共知之文學史學之差別。然吾人如欲求對文學歷史之差別﹐求一切實之了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