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降落的一部分。附於主頂的小型輔助,拉動開索後,該即彈出,展開後,並將主拖出包。也稱為「輔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擔子菌類鱉蕈科竹蓀屬。生長在竹林溼地中,高十五至二十五公分,菌廣鐘形,長闊約三公分,有明顯網格,菌柄圓柱形,白色,中空。也稱為「羅菇」、「仙人帽」、「竹蓀」、「竹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靠核子武器,來做為國家的安全保障。如日本即受美國核的保護。
綠黑兩色吃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preolo reifferii
體長20公分,大體上為綠色之中小型鳥,喙及腳橘紅色,眼睛黑色,雄鳥整個頭頸、上胸為黑色,具綠色光澤,背部深綠,黑頭與綠背之間,自頸側至前胸有顯明之黃帶,三級飛羽黑色,末端白色,胸腹鮮黃色,側面有綠色斑塊,雌鳥色澤與雄相近,唯頭胸之黑色代之以與背部相連之綠色。
共6亞種,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委瑞內拉、哥倫比亞及秘魯,海拔1,500~2,700公尺之安第斯山區。
通常棲息於陰濕多苔蘚之雲霧林帶、林緣或次生林,成對或以家族為基礎3~6隻鬚散小群,靜靜的停棲跳躍於樹林之中下層,亦會隨其他鳥群活動,以植物果實為食。繁殖期2~7月,築巢於1~2公尺高的樹上,每窩產2枚乳白色卵,鈍端具細小紅褐色斑點。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鳥科(Family Cotinig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燈上狀的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遮蔽陽光的。也稱為「陽」。
安弟斯動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upicola peruuiana
體長32公分之中大型鳥,虹膜橘色,喙和腳鮮黃色,全身為亮麗的橘紅色,翅膀及尾羽深黑色,翅上有大型白色斑塊,飛行時醒目,最特殊的是頭頂上豎起於羅馬盔甲狀的羽冠,高聳而向前伸,幾乎蓋滿整個喙,雌鳥虹膜為藍白色,喙及腳為灰黃色,全身為暗棕紅色,翅和尾羽灰棕色,羽冠與雄鳥同型但稍小。
共4亞種,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及玻利維亞,海拔1,400~2,400公尺之安第斯山西側。
偏好靠近溪流之陰濕森林環境,出現於林緣開闊樹之中上層,活動機警、飛翔快速,主要晨昏覓食,食物以果實為主,幼鳥食用較多的動物性食物。配對制度為一夫多妻制,繁殖期長,雄鳥花很多時間於求偶,求偶時數隻雄鳥於求偶表演場中進行鳴唱、跳舞等求偶展示,築巢於附近森林之開闊裸露地岩隙,巢杯狀,以泥築成,每窩產2枚卵。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鳥科(Family Cotinig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藻體鮮綠色,狀,約1至7公分高,部由60至85個配子囊輻射枝側面相互聯接而成,重度鈣化。當植株死亡,部脫落後,具石灰質的長柄仍可固著岩石上,宛若石頭長白髮。藻體柄部為長圓柱狀,下部伸出不規則分枝的假根狀固著器,屬多年生。藻體幼時為單核,成熟後分裂為多核,葉綠體小,橢圓形或盤狀。
大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滑
電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tinga ridgwayi
體長17.5公分,屬中小型,上喙黑色,下喙灰色。尖端黑,雄鳥全身為鮮明的亮藍色,背部及頭頂之藍色中有不明顯散亂的小黑點,喉、上胸及腹部中央為深紫色,下胸有一藍色帶橫過大塊的紫斑,上胸的紫斑有黑色條線,飛羽及尾羽黑色,有藍色的外緣。雌鳥全身灰褐,頭頂頸側為白底之斑點,其他部分為乳黃底的鱗斑,腰為亮藍色,喉及胸有黑色細點,向下至腹部逐漸模糊,腳深灰色。亞成鳥似雌鳥,飛羽羽緣為深褐色。
分布於中美洲,由哥斯大黎加至巴拿馬西部之太平洋岸,海拔上限為1,800公尺。為留鳥。
常單獨或成6隻以下疏散的小群,活動於潮濕森林或附近之樹木頂層,經常長時間停棲樹頂高枝,以果實為主食,包括蟻棲樹(Cecropia)、商陸(Phytolacca)及寄生植物(Psittacanthus)的果實。於三月繁殖,築巢於林緣獨立樹之上層,巢為深杯狀,由植物卷鬚或細絲組成,每窩產2枚乳黃色的卵,於鈍端有大量的褐色斑點。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鳥科(Family Cotinig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