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宜讀的三種餘暇。指冬天、夜晚、陰雨天。《三國志.卷一三.魏.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白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俊秀,而缺乏經驗的讀人。《宋.卷七七.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生輩謀之,事何由濟。」《三國演義》第三五回:「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作「白面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三國志.卷六三.吳.趙達傳》:「又有簡上作千萬數,著空倉中封之,令達算之。」《宋史.卷三一○.王曾傳》:「平生自奉甚儉,有故人子孫京來告別,曾留之具饌,食後,合中送數軸簡紙,啟視之,皆它人簡後裁取者也。」也作「柬」。
〔四庫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是清代乾隆時命紀均編輯歷代圖而成。
  我國古代以契為察民布政之所資,故統於官;歷代俱設專官以掌典籍。秦併天下,聚詩而焚之。漢武建藏之策,開獻之路,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有延閣廣內祕室之府,百年之間積如山。至於孝成,祕藏之頗有散失,乃求遺於天下,命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人史令尹咸校數術,太醫監李柱國校方技;每一就,向輒撰為一錄論其指歸,辨其訛謬。向卒後,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業;乃徙溫室中於天祿閣上,歆遂總括群篇,撮其指要,著為〔七略〕:一曰〔輯略〕,二曰〔六藝略〕,三曰〔諸子略〕,四曰〔詩賦略〕,五曰〔兵略〕,六曰...
  〔四庫全〕是中國卷帙最大的一部叢,始編於清乾隆38年(1773)開設四庫全館,任皇室郡王及大學士為總裁,六部尚及侍郎為副總裁,實際編纂者,為總纂官紀昀、孫士毅、陸錫熊3人,而以紀昀出力最多。其他參與者皆是著名學者,如程晉芳、任大椿、邵晉涵,周永年、戴震、姚鼐、翁方綱、王念孫等。每前冠〔提要〕1篇,對學術源流、內容大要加以說明。至乾隆47年全告成,總計存(即收入〔四庫全〕者)3,457部,79,070卷;存目6,766部,93,556卷。
  編纂〔四庫全〕所用的籍來源包括:(1)政府藏,即內府本,包括武英殿等內廷各處藏;(2)清代皇帝的著作和奉皇帝命令纂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如:「這是本月分全國新目。」《南史.卷五六.張弘策傳》:「纘固求不徙,欲遍觀閣內籍。嘗執四部目曰:『若讀此畢,可言優仕矣。』」唐.姚合〈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詩:「海圖裝玉軸,目記牙籤。」
  194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簡稱 UNESCO)首度發表「公共圖館宣言」,揭櫫公共圖館的目的。1972年UNESCO在國際圖館協會聯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 IFLA)的協助下,將原有的宣言加以修正擴充,並於同年的IFLA大會公開宣布。
  修正的公共圖館宣言,分為7大部分,內容要點如下:
  (一)聯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帶著籍文具到學堂裡去兜售的小販。《儒林外史》第一回:「走到村學堂裡,見那闖學堂的客,就買幾本舊。」
2.讀人。唐.張籍〈和左思元郎中秋居〉詩一○首之五:「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合以《論語》、《孟子》,稱為「四」,並為之章句集注。也稱為「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文字向上級陳述意見。《戰國策.齊策一》:「上諫寡人者,受中賞。」《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八》:「蘇秦北遊說,李斯西上。」
2.舊時師長向學生講授新課。《紅樓夢》第九回:「可巧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只留下一句七言對聯命學生對了,明日再來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籍。《南史.卷一八.臧燾傳》:「孤貧勤學,行止卷不離手。」北周.庾信〈自古聖帝名賢畫讚.高鳳好不知流麥〉:「麥流雖遠,卷猶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