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76.77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性。《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小弟生性喜歡養幾匹馬,他就嫌好道惡,說作了他的院子。」《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我生性不喜歡外國人,被人家說出去很難聽的。」
亨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達順暢的大道。唐.元稹〈苦雨〉詩:「百川朝巨海,六龍亨衢。」
音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訊、消息。南朝梁.沈約〈襄陽銅蹄歌〉三首之一:「若欲寄音信,漢水向東流。」《三國演義》第二五回:「徒死無益,不若且降曹公,卻打聽劉使君音信,如知何處,即往投之。」也作「音息」。
不成體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符合身分、規矩、禮儀。《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刻印不及,以錐畫之,全不成體統。」《紅樓夢》第一九回:「這是他的屋子,由著你們蹧,越不成體統。」
俗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未出家的人。相對於僧人而言。《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況且清淨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蹧?」
踏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唱歌時以腳踏地為節奏。原為漢、唐時的風俗性歌舞,參與者連臂以腳踏地而歌。臺灣高山族同胞尚存有此種歌舞形式。唐.李白〈贈汪倫〉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也作「歌」。
牛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牛耕地時所用的器具。宋.蘇軾〈秧馬歌〉:「笑我一生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鬥雞走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使雞相搏鬥,使狗相競走的遊戲。引申為泛稱紈褲子弟所做的消遣。《史記.卷六九.蘇秦傳》:「臨菑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筑,鬥雞走狗,六博鞠者。」《紅樓夢》第七五回:「這些來的皆係世襲公子,人人家道豐富,且都在少年,正是鬥雞走狗,問柳評花的一干遊蕩紈褲。」
暴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了武王在征討商紂前,祭告天地的一段話,他說:「我周王姬發將征伐商,因為今日的商君紂暴虐無道,任意蹧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殘害苛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自然界的生物,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糟物力,不知珍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踢。《集韻.平聲.魂韻》:「踆,以足逆曰踆。」《公羊傳.宣公六年》:「祁彌明逆而踆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