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6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擦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學上指聲帶接近,氣流從中擠出時產生的輔音。如漢語方言中上海話「好」等字的聲母(h)。
冠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ophoixus flaveolus
體長22~23公分,喙粗,前額、頭頂至身體背部橄欖綠色,頭頂有一簇細長而柔軟的冠羽,翼及尾栗褐色帶有綠色。眼先至耳羽灰白色,白色,胸腹至尾下覆羽黃色。亞成鳥形以成鳥,但全身大致為褐色,僅部較白。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包括印度東北部、西藏及中國西南以及緬甸及泰國北部。
小群活動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常綠闊葉樹林的中層,繁殖期3~6月,巢杯狀,築於密生的下層樹木中,離地約3公尺,每窩產2~4顆卵,族群數量十分普遍。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鵯科(Family Pycononot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李商隱〈擬意〉詩:「銀河撲醉酒,珠串咽歌。」形容歌宛轉圓潤。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五齣:「試新聲奏商,雜管更調簧,珠轉嘹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轉折的音。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昭曰:『欲請表弟歌。』坐中又笑。及囀一發,樂人皆大驚,曰:『此必李八郎也。』」
針尾雨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irundapus gigantea
體長21~25公分。尾短,末端羽軸突出呈針狀,撐開時則略為圓形。尾下覆羽白色,但H.g.giganteus亞種則無。背部兩翼之間淡褐色,身體其他部分則為黑褐色。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及南部,包括印度、中南半島、巽它群島及印尼。
主要於接近河谷的森林上空或山頂飛行。飛行速度極快,利用本身的飛行速度和敏捷性捕食空中飛行的昆蟲,例如蜜蜂、黃蜂、蒼蠅及甲蟲。和其他雨燕科的鳥類一樣,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空中,求偶交配甚至也在空中進行:雌、雄鳥身體緊靠在一起,並自空中墜落。巢築於岩洞或中空的樹內,混合樹葉、羽毛及其他巢材,以唾液黏合而成。
鳥綱(Class Aves)
雨燕目(Order Apodiformes)
雨燕科(Family Apodidae)
擬啄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galaima asiatica
體長23公分。頭部兩側和部為青藍色,頸部側面具有一塊紅斑,頭冠紅色,但頭頂有一塊黑斑,身體其他部分皆為綠色。
共4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及南部,包括印度、中南半島、中國南部及印尼。
棲息於喜馬拉雅山腳到海平面的混合林或花園。偏好山坡或村莊裡的無花果樹林,以水果為主食,也吃大型的昆蟲;吃蟲時會先在枝條上將其敲昏再行吞下。叫聲吵雜,常會和其他的擬啄木一起鳴唱,配偶之間也會互相合唱,配偶間的合音會讓人誤以為是同一隻鳥所發出的。於樹洞中築巢,同一樹洞會使用多年並可能鑿新的入口。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鬚鴷科(Family Capiton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喝茶或飲酒之後所留在口中的餘味。
嚮蜜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ndicator indicator
體長20公分。喙粉紅色,喙基至眼、黑褐色,眼下方有一白色斑紋,背部棕色,翼上有白色細紋,腹部棕白色。雌鳥色澤較淡偏褐色,幼鳥喙黑色,腹部黃褐色。
分布於非洲西部、南部以及亞洲東南部,其中包括賽內加爾、衣索比亞、喜馬拉雅山脈、婆羅洲、蘇門答臘。
棲息於樹林、樹木零星分布的開闊地。多單獨活動,但常會和其他鳥類混群覓食。身上的色澤不明顯,平時也不常叫,因此不容易被察覺。發現蜂窩的時候,會拍動尾羽製造聲響來吸引人類、蜜獾、狒狒的注意,然後在一旁安靜地等待這些「助手」將蜂窩打破,再飛下來覓食蜜蠟和蜜蜂幼蟲。其消化系統內具有一種特殊的細菌可以幫助其分解蜜蠟。求偶時雄鳥會在棲枝上鳴唱,該棲枝會被重複使用好幾年。寄生性,托卵對象為其他築巢洞的鳥類,如啄木鳥、擬啄木及食蜂鳥等,剛孵出來且還看不見的幼雛便會利用勾狀的喙去攻擊寄主的幼雛致死,以獨佔寄主親鳥提供的食物。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嚮蜜鴷科(Family Indicator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舌、懸雍垂。口腔內軟顎中央的一個圓錘形物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脾氣。《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房德看見老婆發急,便道:『奶奶有話好好商量,怎就著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