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6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色黃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斑眼蝶 Neope armandii lacticolora (Fruhstorfer, 1908),亦稱白色黃斑蝶或阿芒眼蝶。本亞種為特有亞種,屬中大型蛺蝶,雌雄蝶外型相近,前翅背面褐色,端半部具黃白色斑散佈;後翅背面大部分呈黃白色,與同屬其他種類有顯著差異,在台灣無近似種。翅腹面大部分底色為白色偏黃,基半部具黑褐色斑塊,後翅近外緣約有7枚眼狀紋,沿翅緣依序排列。本亞種棲息於本島海拔800到2700公尺的山區,3月到10月間可發現成蟲活動於山路旁或岩壁上。成蟲生性敏感且飛行敏捷,不易靠近,偏好吸食腐果、樹液及動物排遺。目前已知的幼蟲食草記錄為禾本科 (Poaceae) 的五節芒 (M...
阿里山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里山褐蝶 Lethe gemina zaitha Fruhstorfer, 1914 Lethe gemina zaitha Fruhstorfer, 1914 阿里山褐蝶,亦稱巒斑黛眼蝶。 中型蛺蝶,前後翅背面主要為橙褐色,前翅近頂角翅有一黑色小圓斑,後翅近外緣處有4枚黑色橢圓形斑;腹面的底色為較淺的橙褐色,前翅近頂角處有一枚小眼狀紋,雌雄外型相近,但雌蟲體型較大,翅形也較寬。本種外型獨特,目前已知在台灣無相似種。 本亞種為台灣產Lethe屬蝶類中,數量最稀少的一種,僅分布於幾個中海拔山區。除台灣外,還分布於印度阿薩姆與中國西南山區。目前已知幼蟲食草記錄為禾本科(Poaceae)的玉山...
布氏眼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眼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於胸部褐色,腹部白色。前翅直角三角形。後翅扇形。後翅外緣略呈波狀,M3脈末端有小尾突。翅背面底色褐色,前、後翅外緣有模糊細帶。翅外側有鑲黃紋眼紋列。後翅中室外側有一暗色紋。部份翅脈黃色。腹面底色褐色。前、後翅外緣有鑲黑線細帶,亞外緣有模糊波狀帶紋。前翅中室基有一細小棒狀紋,外側有兩暗色短帶,外側帶較粗且內常有黃紋。翅中央有兩道不規則線紋貫穿,外側線前側常鑲白紋。翅外側有眼紋列,眼紋鑲黃色細環紋,於前翅後側擴大。後翅基部有三只含黃紋暗色小圓斑。雄蝶前翅CuA2室有兩條狀性標。緣毛黃、褐相間。低溫期個體腹面眼紋縮小、斑紋較模糊、前翅中室中央暗色條內黃紋減退。
深山玉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山玉帶蝶 Lethe insana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08 Lethe insana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08 深山玉帶蝶,又名深山黛眼蝶、小黛眼蝶、深山白條蝶。 台灣產的黛眼蝶屬(Lethe)共有12種,本種是屬於較小的種類,雄蝶翅後翅背面有四個黑色小眼紋,前翅腹面近外緣則有三枚淺紫色環繞的小圓斑,不難與大部分的種類區別。卵半透明白色,球形。幼蟲頭部黑褐色,長有一對向前併攏的長突起;體色翠綠色到枯黃色,背面與側面有數條淺色的細縱走紋;腹部末端有一對尖長併攏的突起。蛹為懸蛹。成蟲前翅長約20-24 mm。雄蝶雙翅背面底色皆為...
玉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帶蝶 Lethe europa pavida,雄蝶翅為褐色,翅背面花紋不明顯,前翅腹面眼紋至翅前緣間有一條白色斜帶,後翅腹面眼紋內有許多小白點。雌蝶前翅腹面及背面均有明顯的白帶。幼蟲以禾本科之桂竹、孝順竹、綠竹等為食草,雌蝶將卵產於葉背,幼蟲亦棲息於葉背,從葉尖向葉基啃食,葉子短於體長時便換新的葉子。成蟲行動敏捷,常出沒在竹林間或山路旁的樹冠上,雄蝶具領域性。成蝶喜訪花,吸食溼地水分以及路旁動物屍水或尿液。全年可見但冬季數量較少,分布在全省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在華南、中南半島、菲律賓、爪哇、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蘇門達臘等地有亞種分佈。
深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the christophi hanako Fruhstorfer, 1908 深山蝶,亦稱柯氏黛眼蝶、棕褐黛眼蝶。 本亞種為台灣特有亞種,屬中型蛺蝶,雌雄蝶外型差異不大,翅背面的底色為帶黃的茶褐色,色調特別,容易區辨;雄蝶前翅無紋,雌蝶前翅色澤較淺,近頂角處有小白點;後翅近外緣處有約6枚大小不一的黑色圓斑,沿翅緣依序排列,雄蝶近後緣處具有性標。翅腹面底色較背面稍淡,前翅內側到中央有3條紅褐色縱線,略呈平行;後翅中央具有兩條近平行的紅褐色縱線,近外緣處有6枚小眼紋沿翅緣依序排列。本亞種在台灣無近似種類。 本種幼蟲已知寄主植物記錄為禾本科 (Poaceae) 的玉山箭竹(Yushania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民俗舞蹈,前往伊勢神宮參拜祈福的行進舞蹈。文政十三年(西元1830年)及慶應三年(1867年),因伊勢神宮的神符自天而降,大家狂喜而舞,特別正當明治維新之時,這個神符是社會改革的祥兆。在參拜行進時,口中一邊呼唱,一邊擊鼓鳴鉦,隨著節拍起舞,當時的道中歌,也變成能在酒席宴會上表演的歌曲。
《民俗藝能辭典》、《日本舞踊辭典》。
阿里山黃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里山黃斑蝶 Neope pulaha didia Fruhstorfer, 1909 阿里山黃斑蝶 Neope pulaha didia Fruhstorfer, 1909 亦稱黃斑眼蝶。中型蛺蝶,本種為台灣產Neope屬中體型最小的。翅背面底色為深褐色,前翅近外緣有黃褐色細斑,後翅近外緣有褐色圓斑外鑲黃褐色斑。翅腹面底色亦為深褐色,前翅近外緣處有略呈四邊形的的黃色斑紋,中央無明顯的眼狀紋,可與台灣產同屬的其他物種作為區別;後翅的斑紋模糊,近後緣有3-4枚模糊的眼狀紋。 本種的幼生期尚不明。本亞種目前被認定為特有亞種,分布於本島海拔1200~3000公尺的山區,春夏季可見。除台灣外,中...
黃斑眼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眼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於胸部褐色,腹部白色。前翅直角三角形。後翅扇形。後翅外緣略呈波狀,於M3脈末端有短尾突。翅背面底色褐色,翅後側淺色,前、後翅外緣有黃細帶。翅外側有鑲黃紋眼紋列。部份翅脈黃色。腹面底色為褐色。前、後翅沿外緣有鑲黑線之細帶,亞外緣有模糊波狀帶紋。前翅中室基部有一細線紋,其外側有兩暗色短帶,外側帶較粗。翅中央有兩道不規則線紋,兩者間暗色而覆灰白色細紋,外側線前側鑲白紋。翅外側有眼紋列,眼紋外鑲黃色細環紋,於前翅後側擴大、眼紋模糊、呈方形。後翅基部附近有三只內含黃紋之暗色小斑。雄蝶於前翅CuA2室有前後相連之兩條狀性標。緣毛黃、褐相間。
白斑眼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眼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於胸部褐色,腹部白色。前翅直角三角形。後翅扇形。後翅外緣略呈波狀,M3脈末端有短尾突。翅背面底色褐色,後翅後側色大部份呈白色或白黃色,後翅外緣後側有黃色細帶。翅外側有少數模糊小黑圓斑。前翅外側有白黃色斑點。腹面底色褐色。前、後翅外緣有鑲黑線細帶,亞外緣有模糊波紋。前翅中室基部有三道形狀不規則暗色短帶。翅中央有不規則黑褐色寬帶貫穿,兩側鑲白帶、內有白色網紋。後翅外側有弧形排列眼紋列,眼紋鑲黃白色細環,前翅M1、M3室內有眼紋。後翅基部有數只鑲黃白色邊黑褐色小斑。雄蝶於前翅CuA2室有前後相連之兩條狀性標。緣毛黃、褐相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