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雙星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致光彩相互照映。宋.陸佃〈適南亭記〉:「丹樓翠閣,映湖山。」也作「映」。
鉍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鉍礦的英文名為Bismuthinite是於1832年依其成分來命名的。屬於斜方晶系,一般晶體多呈柱狀到針狀,在平行{001}的晶面上常有生長條紋。此種礦物硬度相當低,摩氏硬度僅有2,因含有大量鉍,比重重達6.8。顏色與條痕均呈鉛灰色,具金屬光澤。鉍礦為含鉍的硫化物礦物,成分中也常含少量的銻和硒元素。此種礦物主要產於熱液礦脈和偉晶花崗岩中,經常與自然鉍(Bismuth)、方鉛礦、錫石、黃鐵礦、電氣石、砷黃鐵礦、綠柱石、石英等礦物共生,是提煉鉍的重要礦物。
李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登(1873~1947),字騰飛,福建省廈門縣人。幼年原僑居馬來西亞,後遷居美國,故自小學以至大學畢業,皆受美國之教育,大學畢業於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一九○五年,馬相伯率學生脫離上海震旦學院,創設復旦公學,自任校長。李氏返國,應聘任復旦公學教授兼教務長,他仿效美國最完備的高等學府,訂定了該校的教務規程。民國成立後,繼馬相伯任復旦公學校長。一九一七年,復旦公學改制為復旦大學,設文、理、法、商四學院。由於原校地狹小,乃積極覓尋新校地,規劃新的學校建築,並親赴南洋僑界募捐。一九二○年,返國後,即在江灣新校地動土興建新的學校建築。一九二四年,再前往南洋募捐。次年歸國,繼...
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彩、光。宋.晏殊〈進兩制三館牡丹歌詩狀〉:「惟聖運之會昌,可繼重華之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閃耀光芒。三國魏.嵇康〈雜詩〉:「肅肅宵征,造我友廬。光燈吐,華幔長舒。」晉.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一三:「朗璞蒙垢,不能吐。是以明哲之君時有蔽壅之累。」
葉德(1864-192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德,湖南長沙湘潭人,字奐份(一作煥彬),號直山,別號郋園。
  葉氏出生於商販之家,先世江蘇吳縣洞庭山人。道光末年,其父葉浚蘭率妻小移居湖南,在長沙落戶,後以湘潭為籍。葉浚蘭有子4人,德居長。8歲入小學,10歲讀〔四書〕、〔說文〕、〔資治通鑑〕及〔朱子名臣言行錄〕。17歲入嶽麓書院就讀,光緒10年(1884)補湘潭縣學附生,次年中式鄉試舉人。18年成進士,朝考二等,以主事用,視政吏部,後以乞養為名,請假歸里,與同邑王先謙交往密切。24年變法維新運動全面展開之時,葉、王堅決反對,儼然湖南守舊派領袖。葉氏並曾編纂〔覺迷要錄〕,批評維新,擁護滿清。宣統2年(1910)長沙飢民暴動...
古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礦物名,成分為鎂與鐵的矽酸鹽。結晶質細密,性脆呈纖維狀,玻璃光澤。色呈橄欖綠、褐色,半透明。產於超基性岩塊內,含量僅次於橄欖石,共生礦物包括斜石、長石和鐵鈦氧化物等。也稱為「古銅石」。
玉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珠玉般晶瑩亮麗。形容女子肌膚潔白,富有光澤。清.洪昇《長生殿》第二一齣:「只見你款解雲衣,早現出珠玉麗,不由我對你、愛你、扶你、覷你、憐你!」
光彩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mprotornis splendidus
體長約30公分,屬較大型的椋鳥。成鳥羽色亮麗,身體背部的部分羽毛會隨著光線的角度顯現出藍色或是綠色。前額、頭頂、後頸部至背部為有金屬光澤的深綠色,肩部、翼羽和尾羽藍綠色,尾羽長而寬。臉部羽色深綠色,腹面為暗紫色。雌雄相似。幼鳥羽色暗淡。
共4亞種,分布於非洲中部和西部的森林地帶,由賽內加爾到衣索比亞、安哥拉和坦尚尼亞。
棲息於高大的樹林或是次生林。在河邊的堤岸樹林經常可以見到它們成群尋找成熟的果實和昆蟲,飛行時翅膀會發出拍翅聲,而背部則突起如駝背。生性羞怯,遇到驚擾時成群飛離。大部分時間都在大樹的頂層活動,不容易觀察,但是可以藉由飛行時駝背的姿態辨認出來。經常發出變化多端的鳴叫聲,包括多種哨音和喉音,如“quonk quonk”或是“chak”,在黃昏時,當上百隻鳥回到夜棲地休息時,叫聲喧鬧,非常容易聽見。食物種類多樣,包括多種樹木的果實和昆蟲,特別喜愛無花果的果實,一棵成熟的無花果樹往往吸引的大群的光彩椋鳥造訪覓食。築巢於樹洞中,內襯乾掉的草葉,巢位通常離地面很高。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椋鳥科(Family Sturn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